|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体内寒凉却燥热上火?胡乱泻火,当心毁肾又伤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林妹妹 发表于 2020-11-8 12:2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林妹妹
2020-11-8 12:27:32 3172 1 看楼主
每个人都有"上火"的经历,特别是在冬季干燥天气,吃了上火的食物后口舌生疮、大便干结,口臭便臭出汗,还有肝火旺的人脾气急躁、内热大,久病之人"阴虚火旺"等。
中医将"火"分为实火和虚火,实火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则是用补法。
只要是实火,现在中医最常用的各种清热、解毒、降火的药和西医的消炎药都是对症的,连吃三天肯定降火。但是现在单纯有实火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了,多数都是虚火。
虚火是如何形成的?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这里指出了寒为热病之因。若寒邪过盛,身体内表现出的就是热症、热病,也就是说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本质上就是寒的体质。





身体内的寒湿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伤脾,引起肾阳脾阳不足、肾气虚,造成各脏器功能下降。
为何寒湿会起"火"?

现实生活中,上火绝大多数是虚热居多,当然也有实热,还有虚实并存的。
当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你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真正的肾火就守不住,往头面部跑,寒湿越重,虚火就越来越大。而如果错误的采用泻火、清火、降火的寒凉药物进行治疗虚火,这就使得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头面部是最容易上火的部位。这就涉及中医所说的中焦不通,不可引火下行。人体分为三焦(上、中、下焦),毒素堆积在人体中焦,而火是生发的,所以虚火一定会漂浮在头部,而很多人能感觉到上热下寒,造成失眠。





由此,人体的自然反应的就是干燥的症状,如眼睛干涩、口干、舌燥、咽干、咽痛等。
再加上口腔、咽喉、鼻腔、耳朵又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器官,较容易受细菌的感染,当颈部及头面部的血液供应减少后,这里的免疫功能就下降,会出现各种不适。
特别是在冬季本来就天气干燥,没有办法把火浇灭,于是人体干上加干!
寒湿重的症状

寒湿者一般都会有阳虚症状,寒气会对体内气血运行造成阻碍,因此寒湿者容易全身疼痛。湿热者是由于体内过热无法化解湿气,因此容易上火。还有如下判断标准:
1、面色发白、发青、发暗、发黑代表体内可能有寒;颜色越是发暗,就代表寒湿越重。
2、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湿。
3、反复的口腔溃疡,代表体内有寒。
4、口臭时舌苔发白,代表体内有寒。
5、咳嗽时痰是稀白的,代表体内有寒。
6、流清鼻涕,代表体内有寒。
7、流出的汗是凉汗,代表体内有寒。
8、感冒发热时浑身感觉冷,代表体内有寒。
9、经常腹痛、腹泻,代表体内有寒。
10、长湿疹、牛皮癣、白癜风,代表体内有寒。
11、手、脚长年冰冷,代表体内有寒。
12、脚踝浮肿,代表肾虚、肾寒。
13、爱打喷嚏,特别是早上起来,遇风喷嚏不断,代表体内有寒。







14、四肢关节疼痛、颈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症状,代表体内有寒湿;疼痛的部位越多,时间越长,代表体内寒湿越重。
艾灸祛寒湿

《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用这种艾灸疗法治疗“藏寒生满病”是颇有疗效的,以后逐渐发展为治疗全身不同性质的多种疾病。



艾灸的热力和药效可以直接作用用病灶处,把寒湿排出去。艾灸时,若灸出水来(湿乎乎的),或者水泡,也说明体内寒湿比较重,坚持艾灸一段时间就好转了。俗话讲,寒湿一除,百病消!
艾灸取穴:中脘,足三里,关元,丰隆,承山,解溪
中脘






足三里






关元






丰隆






承山






解溪





温馨提示:因人体差异大,以上灸法处方,仅供参考,请务必亲自体会求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一生一世一双 发表于 2020-11-8 12:29:15 | 只看该作者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林妹妹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172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