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归田园居|孙兰茂:?因种地而引发的烦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0-11-20 16:2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0-11-20 16:27:32 4376 0 看楼主
因种地而引发的烦恼

文/孙兰茂




我因为在外地上学,后来又参加工作,家里种地的事都是由父母亲操持的。至于家里分了几块地,面积是多少,具体在什么位置,我也不完全清楚。

一直过去了好多年,父母亲离世时,把地转让一部分给我种,我才知道“沟两夹(因地的两头有水沟而得名)”还有一块面积为一分的承包地。

星期天,经邻居的指引,我来到地里。看到眼前的地块,我很是惊讶地说:“只有一米宽的地,除去两边的墒沟,这怎么种啊?”

邻居说:“这是分地时找补的,在别的地方分得多,在这里就分得少了。像你这种情况,有好几家呢。”

我说:“怪不得两边邻居的地都比我的宽呢,原来是这样。”

放眼望去,地里面种什么的都有:有种庄稼的,有盖大棚种菜的,还有栽乱七八糟的树的。可恨的是,我东面的地邻因人口多,家里的地种不过来,竟在地里贴近边界的两边各种了一行杨树。因树木长得高大,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景致。看样子,在杨树底下的地,是种什么也长不好的了,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没想到,种地成了一件头疼的事。于是,我就想着把地平分给这两家邻居耕种。终于有一天两家邻居都在地里忙活的时候,我把自己的想法向他们说了出来。

没想到西边的邻居说:“谁要你的地,地在人家的树荫子底下,我地里的庄稼都长不起来,你那地还能种吗?”

东边的邻居当时就急了。他说:“我栽树栽到你地里了吗?管的还挺宽的,也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西边的一听,顿时就火冒三丈,撸起袖子就表现出一副要打架的样子。我忙说:“别吵了,别吵了,这地还是我自己种吧。”

我胡乱地栽种了十来棵白果树(银杏树)。因单位离家就二十来里的路程,我经常利用公休日或请假跑到地里除草,施肥,打药。

这期间,因为我经常请假,影响了工作,常常受到人们都数落。最让人不能释怀的是,我因此还少调了半级工资。

三四年时间过去了,白果树却仅长了一米多高,且长得枝干弯曲,叶片憔悴,简直就没有个树形。

我气急败坏地说:“好不容易从亲戚处找来的白果树,像这样长下去,到猴年马月也卖不着钱,干脆拔出来扔掉算了。”

老婆说:“你倒说得出口,也不怕人家笑话,白果树是稀罕物,不能随便丢弃的。”

我挠了挠头,突发奇想地说:“不然这样,等到秋天树木落叶的时候,咱在地里种菠菜。过年一开春,等杨树长叶时,菠菜也就长大了。这时,咱把菠菜挖出来卖了,说不定还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

老婆说:“种菠菜可费事了,干旱了还要浇水。”

我说:“你放心,种菠菜肯定是好事,很多人都在种呢。费点事算不了什么,天下哪有不劳而获的事?”

连庄稼都不会种,哪里会种菜啊。我请教了几个邻居,他们倒也教的仔细。经过两天艰苦的劳作,终于种上了菠菜。

说来事情也赶得巧,那年乡里响应县里的号召,集中各村青壮年劳动力去分洪道扒河。单位派我去工地协助乡里做后勤保障工作,这是中心任务,我只有硬着头皮前去。

人工扒大河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因想着家里菠菜的事,中间我想请几天假回家,可乡长死活不准。并严厉地批评我说:“看看那些扒河的民工,推着独轮车拼了命地往上推土,没有一个叫苦的,也没有人请假。你倒好,一走了之,全乡几千民工的后勤工作出了问题,影响工程进度,你负得了责吗?”

当河工结束,我急匆匆来到菠菜地的时候,我顿时就傻了眼:菠菜干死了一大半,幸存的也是面黄肌瘦!

我无可奈何地哀叹着,老婆带两个未满三岁的孩子还要上班,她分身乏术;我要履行“出夫子(扒河)”的义务,我也无暇顾及种地的事啊。

如果说白果树长得像干树枝,那菠菜无疑就是打蔫了的蒲公英。这地种的真丢人,我的人生很失败!

没有梦想的人生是苍白的,但梦想应建立在自身所具备的条件之上,而不是毫无目的的胡思乱想。职业及家庭状况,决定了我不具备种地的条件,可我却不暇思索地接受了土地,并硬着头皮去耕种,这就必然引发了一个由错误决定而导致的一个错误结局!

单位是集体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走到了惶惶不可终日的窘境。我拿了两瓶酒找到邻村的表哥。我说:“一家子要吃饭,在单位实在撑不下去了,我想辞职到外面闯一闯。家里的几分地麻烦你给代管一下,一分钱租金也不会问你要,只要不因为撂荒被村里罚款就行。”表哥是和我们家相处得最知己的亲戚,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我的请求。

前年春天的一个早晨,我在外地突然接到表哥打来的电话,他兴奋地告诉我:“现在的土地成了香饽饽,家里大部分土地都租给种田大户连片种植了。你的三块地也都租出去了,面积合计是八分,租金是一分地每年一百块钱,你就放心地在外面上班吧。”

哦,时代变了,农民的经营理念也变了,这归结于国家的富民政策及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发展。大部分农民到城里成了产业工人,一部分人在农村成了职业农民,这分明是一条全民奔小康的金光大道。此刻,我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而又愉快的幸福之感!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37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