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著名舞蹈家陈爱莲因胃癌去世!关注胃健康,做好6件事远离胃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也曾相识825 发表于 2020-11-26 19:41: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也曾相识825
2020-11-26 19:41:47 4655 0 看楼主
娱乐圈又传噩耗,舞蹈界泰斗陈爱莲老师不幸因病去世,享年81岁。
11月21日,媒体从陈爱莲女儿处了解到,陈爱莲一个月前发现患胃癌并已发生骨转移,21日零点59分因病在家中去世。





让人唏嘘的是,陈爱莲1939年生于上海,幼年因父母双亡与妹妹一起进入上海的孤儿院,而她的母亲也是因胃癌去世。





由于陈爱莲的死讯来得实在是太突然,无论是演艺圈人士还是网友都震惊不已,纷纷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悲痛之情油然而生。
舞蹈艺术家李响、刘伽等人也难掩悲痛之情,纷纷发文回忆陈爱莲在世时的点点滴滴,就像他们说的一样,“舞蹈不会终止、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跳舞”。







说起陈爱莲,实实在在当得上一句“德艺双馨”的舞蹈家称号。
1954年,凭借舞剧《鱼美人》走红后,陈爱莲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舞蹈家之一,随后主演了舞剧《红楼梦》、《霸王别姬》、《春江花月夜》、《白毛女》等等,是中国出演舞剧最多的舞蹈家。就在逝世前,年过80岁的她依旧活跃在舞台上,创造了舞蹈届不老的神话。





她还曾代表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4枚金质奖章,被誉为“东方舞蹈女神”。



在此,我们沉痛悼念陈爱莲,并相信天堂没有病痛。愿一路走好!

与此同时,有必要提醒大家关注身体健康,胃癌需早发现早治疗。

90%的胃癌,一发现就是中晚期

在我国,胃癌其实非常普遍。
拿数据来说,2016年权威癌症杂志《癌症临床医生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年我国约有68万人诊断出胃癌,而这占全球发病的一半左右,同时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胃癌。①②
如果要把这个数据折算到每一天,则相当于每分钟约1.3人确诊为胃癌,约1人因胃癌死亡。
胃癌在我国所有癌症中发病排第二、死亡排第三,这个排名来自2015年癌症数据统计。




在这样恐怖的数字背后,90%的患者发现是胃癌时已经是中晚期

如果能在早期发现,5年内的生存率可高达95%;晚期才发现,则生存率不足10%。

对于胃癌来说,及早发现才能更好地治疗。


胃酸逆流、时常打嗝、吃东西时常呛到等,都是早期胃癌的表现,不容忽视。



导致胃癌的六大因素!


一般认为,胃癌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遗传、地理环境、饮食、病菌、精神等等多种因素引起。常见的有6大因素。


一、生活和工作环境


胃癌的地域分布性比较明显。某些环境因素,如地质、土壤、水质等直接或间接参与胃癌的发生。环境因素有先天自然的,也有后天人为的,如化肥、农药、化工污染等。在这些地区,改良地质土壤,改善水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对预防胃癌具有重大作用。


胃癌发生也与职业环境有关,如长期暴露于硫酸尘雾、铅、石棉、除草剂及金属行业工人,胃癌风险明显增大;长期接触放射线、放射性物质的特殊人员胃癌风险也较大。因此,高危职业者,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胃癌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首先是饮食,如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等盐渍食物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可转变成具有致癌性的亚硝胺和亚硝酰胺类物质;烟熏烧烤类食物,制作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时,产生大量多环芳烃化合物,很多具有强弱不同的致癌性;潮湿条件下的一些食物发霉,真菌毒素污染为强致癌物质。因此,低钠饮食,拒绝腌制、烟熏、烧烤、霉变食物,有助于预防胃癌。
其次是吸烟酗酒。烟草中所含尼古丁可直接刺激胃粘膜,诱发胃炎、胃溃疡形成,并延缓其愈合,进一步导致恶变。并且烟草和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促癌物质,如苯并芘、二甲基亚硝胺、酚类化合物等。酒精可直接损伤胃粘膜,破坏胃粘膜屏障,促进胃酸分泌,诱发胃炎、胃溃疡。胃粘膜慢性损伤会诱发胃癌的发生。因此,戒烟戒酒对预防胃癌也很重要。







三、家族遗传


胃癌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不仅与共同的生活习惯有关,也与遗传因素有关。胃癌家族中可能存在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转移相关基因等多种形式的基因改变。有研究表明,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一般人群高4倍。因此,直系亲属中有恶性肿瘤病史,尤其有胃癌家族者,更应重视对胃癌的预防,定期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四、精神刺激


精神过度刺激、好生闷气者易发生胃癌,这可能与降低自身免疫功能有关。调查显示,经常忧愁、孤独、抑郁、憎恨、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过大等会使胃癌危险性明显升高。而开朗、乐观、活泼者危险性较低。因此,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压力,对防止胃癌很重要。







五、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早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类致癌因素。而幽门螺旋杆菌对国民的感染率竟高达50%以上。虽然大部分人感染后没有明显症状,但可促使如下过程的实现:胃粘膜发生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肠型胃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胃癌的可能性比较小。此菌感染者较非感染者胃癌发病率增高4~8倍;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39%的胃癌发病率。


因此,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该及早予以根除。


六、癌前疾病与病变


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残胃、胃息肉等,这些都是“胃癌前疾病”,在发病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胃粘膜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进一步有演变为癌的可能。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称为“胃癌前病变”,就是容易发生癌变的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改变,其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胃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尤其是异型增生是胃癌的前一步,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分为轻、中、重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10 年癌变率:轻度异型增生2.5%~11%,中度异型增生14%~35%,重度异型增生 10%~83%。


因此,对胃癌前疾病要及时治疗、正规治疗,以防恶化;对胃癌前病变,更要足够重视,密切随访;对中重度异型增生及时进行内镜下治疗,以防进一步恶变。


有研究报道称,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有改善作用,对防止胃癌有积极意义。


胃镜检查是发现胃癌前病变和胃癌最敏感和特异性的有效检查方法。我国属于胃癌高发地区,国内推荐:40以上无症状人群应定期胃镜筛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5岁以上即使无症状也应胃镜筛查。对胃粘膜异型增生,必须密切胃镜随访,及时胃镜下治疗是防止发展为胃癌的最后关键一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也曾相识825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65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