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四个药在一起,在上治口疮,在下治尿热,是不是很神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86516321 发表于 2020-12-20 08:0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86516321
2020-12-20 08:02:34 3652 0 看楼主




[size=1.111em]01


[size=0.833em]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平素吃辣口腔没事儿,平素熬夜加宵夜吃辣也没事儿,但是当机体免疫力下降了,再吃辣熬夜,结果“一不小心”就得口舌生疮了,好像这个症状来得时候都不打声招呼一样。


[size=0.833em]一不小心就给口腔惹了祸,这样的祸大家谁敢背?我想谁都不愿意背吧?虽然对大家来说得口腔溃疡、口舌生疮只是偶发事件,但是大家背这口锅背的不明不白,大家认吗?有人说这是机体免疫力下降的缘故,论追本溯源,笔者还是比较服中医的。


[size=0.833em]在《小儿药证直诀》当中有一方剂叫做导赤散,这个导赤散跟这口舌生疮就有巨大的关系。


[size=0.833em]导赤散非常简单,就四味药的组合,分别是生地黄10g、木通10g、生甘草10g、竹叶3g。它的服用方法是将生地、木通、生甘草研末,每次用10g加入竹叶中同煎,饭后温服。







[size=1.111em]02


[size=0.833em]别人劝服的药我不吃!为什么?因为人如果要吃药,就一定要对症,千万不要随便“吃或喝”别人口中的“万能药”!而导赤散为什么能适合需要它的人,这就是导赤散存在的原因了!


[size=0.833em]导赤散它可以清心养阴、利尿通淋。


[size=0.833em]它主要用于心经热盛证,从具体的症状表现来说,具体又是指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是心热移于小肠,见小便赤涩刺痛等等。这个方证的病机为心火上炎,伤及肾水;心火下移小肠,水道不利,故见证!


[size=0.833em]而方中生地甘凉而润,可以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能上清心经之热,下导小肠之火,利水通淋。两药合用能够滋肾、清心而利水。而竹叶甘淡寒,能清心除烦,通利小便,导热下行;生甘草则直达茎中而止淋痛,并能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size=0.833em]所以这个方子它能够下滋肾水,上清心火,利水道而导热下行,就是将热从小便排出,故方名为导赤散。







[size=1.111em]03


[size=0.833em]其实这个方子它的出身《小儿药证直诀》是儿科专家钱乙专为儿童设计得出的,专用来治疗“小儿心热”,而到了《奇效良方》才提出了“心热移于小肠”,这个时候便扩大了它的治疗范围——治疗小便赤涩淋痛。


[size=0.833em]根据现代应用,导赤散现在主要是用于口腔炎、急性泌尿系感染、小儿鹅口疮、小儿夜啼等等属于心经和膀胱、小肠有热者。所以大家在家中可以备用和这个导赤散!一般散剂只要保存好,不要放在潮湿的地方,是可以放很久的!


[size=0.833em]对于这些比如说口舌生疮等“心热”的症状,其实都是由于日常生活当中饮食异常、生活作息异常导致机体不得不“应对”这些太过。所以,生病了有药能治当然好,可以大家应该也要懂得,不病就不需要用药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特别的关照自己的身体才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86516321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65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