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其盲目创业,不如先脚踏实地打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0-12-23 09:37: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0-12-23 09:37:44 5475 0 看楼主
我曾经是一个贫困的人

文/孙兰茂






我曾经的工作单位是一家集体企业。由于体制改革滞后,职工还没有从吃“大锅饭”的阴影中走出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济效益逐年下滑,最后到了无法运转的程度。为了避免企业倒闭的危险,企业采取了让职工缴纳保职金、集资、降低工资发放标准及拖欠职工养老保险费的办法,来缓解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

当时,我和老婆都在单位上班,还要抚养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家庭生活陷入了极度的困顿之中。

记得有一年的春节,老婆刚把煮好的饺子端上桌,我就挂拉着脸说:“不吃了。这日子过的一年这样,两年还是这样,什么时候是个头?”

大年初一吵架是一件很晦气的事。老婆强压着怒火说:“日子没过好叹气有什么用?大过年的,也不怕孩子笑话。”

都怪自己没本事,又碰上个僵尸企业,能有什么办法?我只能在家里无端地发牢骚。

单位在支撑不下去的情况下,于二零零零年初便实行了全员经营承包制。即门店、柜组按利润定额承包给个人,盈利超额部分归自己。

老婆自己承包了一个小门面,做的是农资经营。她劝我和她一起做,我说:“我没站过柜台,这事我做不来。”

老婆说:“让你承包,你嫌丢人,让你和我一起干,你又说做不来。那你就闲着吧。”

对老婆的话我没加反驳,但我确实也就成了一个无事可做的人。

有一天,一位拜把子兄弟约我说:“听说你们单位都承包了,你也没什么事可做,不如咱合伙做生意吧。我这里有许多外地很讲诚信的大客户,你投点钱,咱把生意做大点,肯定比你现在这个样子要好。”

我觉得仁兄说得有理,便对老婆说:“我想向亲戚朋友借点钱,与仁兄弟合伙做生意,用不了多长时间咱就翻身了。”

老婆说:“与别人合伙做生意是要冒风险的啊,假如要把借来的钱赔进去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我说:“人生不折腾那有什么意思?趁着身子骨还能动,我想赌一把。不行的话,咱就从头再来。”

“现在还有因我承包门市借人家的钱没还上,单位的集资钱也都是借的,即使返还也要还给人家。就现在这个状况,你还敢再赔钱吗?你说说,有这样过日子的吗?这是胡来啊,反正我不同意!”老婆显然是生气了,声音里夹杂着火药味。

什么都听老婆的,还算个男人吗?我窝了一肚子的火。随后,我就瞒着老婆,分别向两家亲戚借钱。这两家亲戚倒也爽快,他们什么话也没说,就把钱借给了我。

看起来,一切还算顺利,我的心情飘飘然。可万没想到的是,开秤以五元一斤收购的银杏叶,到发货时,因行情骤变,外地客户每斤只给三元。又联系了几个客户,价格还都低于三元。再回去找前面的客户,人家一翻脸,死活都不要了。想与人家打官司,事先又没签订合同。几经折腾,最终还是以两元五角的价格忍痛出手。

我像个赌博输红眼的人,赔了钱,就想着翻本。接着又做了几笔生意,仍然是赔的多,赚的少。我真想狠狠地打自己几个耳光。

因下岗再加上做生意赔钱,我心里像钻进了一只苍蝇,怎么都不是个滋味,早已把回老家看望父母的事忘得干净。终于有一天邻居到街上赶集,绕个弯找到我,说父亲身体不好,让我回家看看。

我空着手回到老家,还没来得及坐下,父亲就拄着拐棍,随手掏出一百元钱对我说:“你做什么事都瞒着我,村里的人说你下岗了,做生意又赔了钱。这一百块钱是村里救济给你的,你拿着吧。”

我说:“你别多想,做生意有赔有赚很正常。再说赔的也不算多,以后还能再赚回来。这钱我不要,您留着花吧。”

父亲说:“人的时运时好时坏,一辈子长着呢,赔钱的事不要放在心上。你不是上过学的人吗?用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出去打工也照样能混上吃的。为什么非要做生意啊?做生意不是什么好事,时间长了,就总想着怎么去赚别人的便宜,这样容易损德。

“家里培养你上学,就是想让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用自己的知识回报社会那是正路。过日子要慢慢往前过,不能总想着一天就发财。其实,我身体没什么毛病,就是担心你在外面出事,我才叫人捎信让你回来的。你也是成家立业的人了,我也不想多说,日子该怎么过,还得靠你自己。”

我是饱含着热泪离开老家的。我对不起家乡父老,也对不起父亲那祈盼的眼神!也就是从那以后,我毅然地奔赴了外出打工的旅程。

是父亲深沉话语的激励,是村领导热切关怀的感染,提振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为适应工作需要,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努力钻研业务,钻研技术,很快便适应了工作所需的基本技能。同时,我现在所属单位是一家大型企业,经济效益好,发展空间广阔。除了单位代扣的五险一金外,我每年都可获得不菲的工资收入。

现在,我两个孩子都在我附近的城市工作,都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老婆已退休,她继续承包着农资门市,收入颇为可观。

前段时间我与儿子商量,打算在老家翻建房子,留作将来我和老婆在乡下养老住。儿子说,乡下的房子好好的,没必要翻建。他在城里有多余的房子,要养老的话,还是到城里来。

平常开支不再揪心,衣食住行无忧,儿孙孝顺,家庭和睦。日子过到这个份上,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正是国家为我们创造了宽松的生存空间、实行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扶贫政策以及家乡父老的扶持和关爱,才使我走出了自我、走出了贫困,从而成为了一个对社会有用,且又乐享小康生活的人。



免责声明:本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547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