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婴儿用抑菌霜后成“大头娃娃”事件引发关注。
事件起因是一位家长给女儿使用“嗳婴树”品牌的“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后,仅5个月大的女婴变成重达22斤的“大头娃娃”,并有发育迟缓、多毛、脸肿大等症状。
![]()
△婴儿使用抑菌霜的前(左)后(右)对比
事件曝出后,福建省漳州市成立了事件处置工作组,针对此事件依法依规开展调查。
17日,漳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涉事产品含激素,相关线索已移送公安机关。
![]()
此事一出,引发众多爸妈们的担忧:自家娃用的面霜是否安全?以后婴儿面霜还能用吗?
为了让爸妈们放心,我们今天讲一下怎么挑面霜比较保险,激素到底能不能用的问题。
挑面霜注意这3点
查字号
我们推荐给宝宝日常用的面霜,在国家的管理中属于化妆品,备案号应该是妆字号。
有些产品会把备案号印在包装上,网购的话,商品详情页中也能看到
![]()
不放心的家长,还可以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上查询产品的备案号
![]()
图片来源:https://www.nmpa.gov.cn/
我国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等属于禁用的成分。
一般来说,我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合格的面霜,基本不用担心有激素的问题。
出问题的产品,多是消字号、械字号,大家可以检查一下自家的面霜,如果发现是这样的字号,就不要用了。
![]()
宝宝皮肤有问题的时候,需要用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用正规的药物,批准文号应该是药字号,一般有“国药准字”的字样。
![]()
看包装
符合国家标准的面霜,在包装上都会注明成分,没有标明成分的话,不建议使用。
还要留意包装上有没有厂名厂址、执行标准、生产日期(或限用日期)。这些信息不全的“三无产品”不建议购买。
![]()
看宣传
我们给宝宝用面霜,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湿,不是用它来治病。
凡是宣传“快速强效”,或者使用之后起效很快的产品,都要小心谨慎。
当宝宝真的出现了皮肤问题,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正经的药物来治疗,不要用这些偷偷添加了激素的产品。
“激素”不可怕,但不能滥用
由于对激素的一知半解,导致很多人在就诊的时候,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请不要给我使用激素”之类的语言,导致医生在开处方的时候陷入困境。但事实上,药用激素并没有那么可怕。并且,拒绝使用药用激素药膏,转而使用不合格产品,只会加重病情。
激素是什么?
激素是由正常机体某些组织产生,然后弥散入血,发挥特殊生理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激素的分泌十分微量,但其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对健康有很大的影响,缺乏或是过多可引发各种疾病,如: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就会引起巨人症,分泌过少就会造成侏儒症...许多激素制剂以及人工合成产物在医学上及畜牧业中有重要用途。
一般来说,用于治疗皮肤疾患的激素,学名叫“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它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抗过敏反应的强大药理作用。
它们通常以“XX松”、“XX松龙”、“XX龙”、“XX他索”、“XX耐德”命名,不会在其包装上发现明显的“激素”二字。
但是,这类激素自用于临床,治疗了不计其数的患者。而外用糖皮质激素也是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一线治疗方案。
对于皮肤科医生来说,根据患者的年龄、皮损性质、部位及病情程度,选择不同剂型和强度的激素制剂,是基本的业务能力。
其次,含激素类药物局部外用时,能在全身吸收很少的情况下减轻皮肤的炎症反应,因此不良反应会比全身应用要小得多。
而且,激素类软膏按作用强度一般分为超强效、强效、中效及弱效4级。
儿童为用药的特殊人群,医生也会根据其特殊的生理特点,着重选用弱效和中效的激素软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谋求更好的疗效。
而那些不知名的“特效”产品,则不会有此顾虑。
所以,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待激素。不论是对于婴幼儿,还是对于有皮肤疾患的成年人来说,只要是遵医嘱正确使用激素药膏,在疗效及安全性上,不用太担心。
内容来源:央视新闻、养生中国、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