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饼子 来源:十点读书 
 
  
有一个很有名的谚语:世界上80%的财富被掌握在20%的人手中。  
 
 
这种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八法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在他看来,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大约占其中的20%,而其余80%却是次要的。 
 
 
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是接受80%的平庸,还是争取20%的成功,其实早就写在了我们的行为方式里。 
 
 
 
  
 
  
1  
20%的人做事业 
80%的人做事情  
 
 
有这样一段对话: 
 
 
3个石匠在雕塑石像,有个人问:“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凿石头,凿完这块我就可以回家了。”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雕像,很辛苦,但要养家糊口。”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在做一件艺术品。” 
 
 
同样的工作,不同的回答。 
 
 
前两个石匠把工作视为一种义务,要么为了交差,要么为了讨生活,他们是在做事情。只有第三个石匠把工作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他以工作为荣。 
 
 
事业和事情,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做事业抒写的是自己的人生;而做事情,归根结底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哲人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工作当成事业来做,那么他就成功了一半。 
 
 
可悲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工作当成事情来做,被框在了“为别人而活,为别人做事”的笼子里。 
 
 
殊不知,工作不仅是我们的生活,更是我们的人生事业。 
 
 
 
![]()  
 
 
 
 
  
 
  
2  
20%的人记笔记 
80%的人忘性好  
 
  
据研究,人类的大脑相当于1975618G的硬盘容量。虽然很大,但和记忆力却不成正比。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示,当我们学习一个新知识暂时记住后,很快就开始遗忘,20分钟后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1天后遗忘66%,6天后遗忘75%。 
 
 
知乎上有人说: 
 
 
“大脑不是硬盘,而是人体的中央处理器,主要功能是运算和处理数据,并不是储存数据。” 
 
 
然而,我们很多人都高估了自己的记忆力,天真地以为我们可以记住很多东西,却忘了能记住的东西一定是不断重复的。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只有记笔记才能不断重复你记住的东西,你的大脑会遗忘,但你的笔记,只要你不删除,它就永久存在。 
 
 
真正的笔记,不只是为了记录过去,更是为了创造未来。 
 
 
 
![]()  
 
 
  
 
  
 
  
3  
20%的人有目标 
80%的人爱瞎想  
 
 
莱辛曾说:“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目标,就像是夜行人前进路上的灯塔,是方向,更是希望。有目标的人,不管他怎么走,都不会迷失自己。 
 
 
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无头苍蝇一样,要么东碰西撞,要么原地打转,喜欢胡思乱想,还经常被旁人左右,担心自己会半途而废,害怕自己会失败,结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了。 
 
 
生命的意义,在于为了目标不断努力。人生最大的悲剧,不是目标没实现,而是没有目标可实现。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目标,人生叫流浪;有目标,人生叫航行。 
 
 
为什么圆规能画圆,是因为它的脚在走,心不变。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不能圆梦,是因为我们的心不定,脚乱走。 
 
 
脚步乱了,人生也就乱了。 
 
 
 
![]()  
 
 
  
 
  
 
  
4  
20%的人想办法改变自己 
80%的人想办法改变别人  
 
 
有这样一个哲理小故事: 
 
 
很久以前,人类还赤着双脚走路。 
 
 
有一次,一个国王到偏僻的乡间旅行,遍地的碎石子硌得他双脚直疼,气急败坏的他下了一道圣旨:“把全国的道路都给我用牛皮铺起来。” 
 
 
但问题是即使把全国的牛都杀掉,也不够铺路。 
 
 
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向国王进言,说:“国王啊,与其牺牲那么多牛,您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双脚呢?” 
 
 
国王如梦初醒,立即收回成命,采取了这个建议。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与其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因为这个世界你能控制的只有你自己,别人都是不可控的。 
 
 
别试图去改变别人,因为你永远都改变不了,如果你希望看到世界改变,那么先学会改变你自己。 
 
 
 
![]()  
 
 
  
 
  
 
  
5  
20%的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 
80%的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  
 
 
网上有人说:今天的事今天做,明天的事提前做,后天的事准备做,未来的事计划做。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想成功,你不仅需要能力,还要有超前意识。毕竟,真正的机会,从来都是给时刻做好准备的人。 
 
 
然而,我们很多人却败给了自己的惰性,常常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做。但就算明天做得再好,终究还是把事情耽误了。 
 
 
更可怕的是到了明天也不一定做,一拖再拖,最后,不仅拖垮了自己的时间,也拖垮了自己的人生。 
 
 
正所谓,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我们不仅要今日事今日毕,同时也要明日事今日计。 
 
 
别等到亡羊补牢时,才发现为时已晚。 
 
 
别等到错失机会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每一次偷懒,其实都是在给自己的未来挖坑。 
 
 
 
  
 
  
6  
20%的人按成功的经验做事情 
80%的人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情  
 
 
牛顿曾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成功是没有捷径的,但是如果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借鉴前人成功的经验,你就会少走很多弯路。 
 
 
按别人成功的经验做事,不是照搬别人的经验,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个人能成功,靠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更多是因为跟对了人,做对了事。 
 
 
反之,如果一个人一意孤行,仅凭一己之力,是很难走向成功的。 
 
 
无论一个人多有智慧,也都会有自己的极限,如果不愿意去学习别人成功的经验,基本上是人生也就禁锢住了。 
 
 
所以,要想突破,你就要学会借力,如此,才能爬得更高,走得更远。 
 
 
 
![]()  
 
 
 
 
  
 
  
7  
20%的人可以重复做简单的事 
80%的人不愿意做简单的事  
 
 
《道德经》里写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意思是说,天下的难事是由简单的事情演变而成的,天下的大事是从细微的小事累积起来的。如果一个人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得从细微、简单的事情做起,比如,坚持每天阅读。 
 
 
《哈佛家训》里有这样一组数据: 
 
 
如果每天花15分钟看书,每分钟能读300字,15分钟就能读4500字,一个月是13.5万字,一年的阅读量可以达到162万字。如果按每本书8万字,一年就可以读20本书。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个数字远远高于世界人均阅读量,而我们国家,人均阅读量才4.66本。 
 
 
像每天阅读如此简单的事都很少有人能做到,更何况世间的大事? 
 
 
《劝学》里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想一步登天,那就无异于天方夜谭了。 
 
 
 
  
 
  
8  
写在最后 
 
 
有人说: 
 
 
 
- 这个世界没有给任何人保证公平的义务,有的只是在现实环境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做自己想做的能做的事。否则,愤怒了一辈子,批判了一辈子,却什么事都没干成。
 
 
  
 
二八法则从某种意义上也叫不公平法则,很现实,也很残酷。它的不公平,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唯一能决定的就是选择成为“二”,还是成为“八”。 
 
 
要想成功,那就要不断地从80%进入20%,如此,才能攀向人生的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