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看待都美竹再次曝光吴亦凡劣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笑看人生458 发表于 2021-7-25 15:58: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笑看人生458
2021-7-25 15:58:16 6061 0 看楼主
这次的事件,包括之前曝光出来的薛之谦事件、吴秀波事件、华晨宇事件、罗志祥事件……都让我们看到了复杂的人性。当初爱得轰轰烈烈的两个人,分道扬镳之后,开始不断互撕,中间闹得沸沸扬扬,最后的结果,往往两败俱伤。


这些当初爱得轰轰烈烈的恋人,一旦分手马上反目成仇、势不两立,类似的戏码也常常在电视剧里上演,就连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



为什么“爱”在一瞬间会变成“恨”?


有人说:“爱得越深,也就恨得越深。”这是真的吗?


心理学家发现,当受到刺激时,人的情感会往反方向转化,如同钟摆被高高拎起然后荡下去一样,情绪的力量越大,这个反向转化的程度就越大。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钟摆效应”,又称“心理摆效应”。


物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当一个摆锤所处的初始位置越高,那么它摆过最低点后能够到达对面的位置就越高。如果摆锤从最高的位置往右摆,到另一边同样会到达比较高的位置;相比较下,如果从较低的位置向右摆,到另一边只能到达较低的位置。
事实上,在我们的心里也有一个这样的钟摆。


我们的感情在受外界刺激的影响下,具有多度性和两极性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的情绪有不同的维度,在这些维度的两端我们会体验到相反的感受,而每一种情绪具有不同的等级,还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如爱与恨、欢乐与忧愁、轻松和紧张等等。


这些感受是对立统一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恨,我们也无法理解爱,没有紧张也就不存在放松。随着情景的变化,我们的感受会不停地流动转化,这是正常的规律。


在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感情的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就越大,因此也就很容易向相反的情绪状态进行转化,即如果此刻你感到兴奋无比,那相反的心理状态极有可能在另一时刻不可避免地出现。


因此,有的时候,我们的情感会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例如因爱生恨,一旦不爱就发现这个人非常讨厌。这可能是因为某些情绪被压抑了。
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愉快和不愉快的体验。当我们很爱一个人的时候,被爱冲昏了头脑,忽略了不愉快的部分。越是爱得深,就越有可能相信眼前的这个人是完美的,自己对他没有不满意。
因此,不愉快的感受也被压抑积累得越多。当某些标志性事件出现,如出轨、分手,便会打破完美想象,而积压的不满就会在顷刻之间全部倾泻而出,形成了最深的恨。


而爆料中所描述的吴亦凡的行为,无视道德与法律,尽显嚣张和疯狂,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单亲家庭长大的他,由于超我没有发展好,才会做出这么多违背道德和良知的事情。
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我们的人格结构中有三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的冲动。本我中的一切,永远都是无意识的,包含着人本能的原始欲望,这些与生俱来的欲望要寻求即刻的满足,遵循快乐至上的原则。
本我只管自己开心就好,不讲逻辑,自己觉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本我也没有时间、空间概念,很多时候,个体的本我都是沉浸在事情发生的那个时刻。本我更喜欢用行动来表示需求及情绪情感,而不用言语表达出来。
比如有时候你很想吃某个东西,吃完了你就很满足,但是你说不出为什么,也许,这就是本我在表达一种你内心的原始欲望,可能是对某个人的想念,也可能是对某个地方的怀念或者就是真的饿了……
有的时候,本我过于强大,就会用一些极端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欲望,比如抢劫、暴力等等。这是因为他们不会用言语去表达本我的需求,而长时间的压抑,最终还是以极端的行为作为欲望的发泄出口。
因此,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引导来访者学会用言语表达出内心的需求很重要,当他们可以用言语表达出来之后,就不会用行为来发泄了。


超我,代表良知、社会准则,是对自我的理想化。它是在人与“道德”的接触和理解中形成的,我们把来自家庭和社会的种种道德权威,内化成心灵的一部分,最终就形成了这个理想人格。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也称为理想原则和完美原则,是人格的高层领导,指导自我,限制本我,如果违背了它,就会受到批评。


健康的超我,会帮助我们遵守社会规则,更好地适应社会,但是不健康的超我,会有两种形式:
超我太弱——忽视规则,比如结婚了,却不承担养孩子的责任等;
超我太过严苛——因为一点点小事,就背负很多的内疚,让自己内心充满自责。


而在这个事件当中,吴亦凡的本我当然是希望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满足他自己的那些欲望,但是他的超我很弱,每次都压制不住本我,所以,他不知道什么事儿可以做,什么事儿不可以做。
可这个时候,由于他的自我功能也不够强大,因此,就出现了这么多骇人听闻的事情和行为。


自我,就是我们能够意识到的那个自己。自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成长过程和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
自我有理性,会正视社会现实,重视常识和规则。它能够感受到本我的欲望,但自我会用理性来甄别本我的要求,根据对现实情况的考量,有选择地去满足那些欲望。而不会向超我那么“高尚”,完全不顾本我的存在。


自我负责与现实对接,遵循现实原则,是人格中,真正在意识层面存在的一个我。一个人的自我发展得好,则社会适应就会很好,也会使本我、超我和现实达到一个平衡,让自己健康生活、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就需要培养一个强大的自我,找到三者的平衡。


当然,培养一个强大的自我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是需要我们花一辈子的时间去做的事情。因为要想自我变得强大,我们首先需要足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在现实中找到欲望和理想的平衡点。
而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欲望和不同的理想自我,你该如何平衡,都需要你自己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希望我们大家,尤其是在娱乐圈里的人们,可以不断增强自我功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迷失了自己,迷失了方向,要向内觉察,终身成长,用自己的专业,用自己真正的价值来赢得尊重,真正地活出自我,走上一条心智不断成熟的少有人走的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笑看人生458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606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