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于师生返校返岗、中小学幼儿园开学,最新要求下来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大邳帝国006
2021-8-20 09:10:22 4907 0 看楼主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
结合当前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形势8月18日江苏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向各设区市、县(市、区)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21年秋季学期中小学幼儿园开学工作的通知》
江苏省教育厅发布了做好师生员工安全返校返岗准备工作的要求

高校新冠肺炎疫情处置能力建设要求

事关中小学幼儿园开学

01 从严从紧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

最严标准抓好学校疫情防控,各地各校要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科学谋划开学和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并细化完善每一所学校的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和疫情防控各项制度。

开学前,各地各校要协调卫健、疾控等部门,就师生体温测量、返校入学安排、发热咳嗽症状处置、食堂就餐等至少开展1次校园疫情防控模拟演练,模拟演练的情况与成效要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严格把好开学疫情防控条件,各地各校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情况,严格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和国家疫情防控相关技术标准,由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当地卫健、疾控部门制定学校开学疫情防控的具体条件和标准。

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卫健和疾控部门对辖区内逐校验收,切实做到达不到条件的不开学。精准掌握师生健康状况,返校师生员工严格实行健康状况“日报告”“零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要求。

本地区或从本县(市、区)外低风险地区返回的师生员工(含后勤服务人员),至少在开学前14天返回学校所在地进行居家健康监测,参加抗疫志愿服务或从事相关防疫工作的师生员工提前14天(中风险以上区域的需提前21天)进行居家健康监测。居家体温测量记录须在开学后交由学校统一存档。

开学前,严格实行校园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一律禁止进入校园。积极开展全员防疫培训,各地各校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按照国家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对全体师生员工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普及教育,以及适当的心理疏导。引导符合疫苗接种要求的教职员工依法依规、知情同意、应接尽接、应接早接新冠病毒疫苗。

做好物资储备和环境整治,各地要指导和帮助辖区内所有学校按规范要求设置相对独立的隔离观察区,按照在校生规模提前储备一定数量的医用口罩、一次性手套、防护隔离服、洗手液、体温检测设备,配备足够的消毒药品和器具。开学前对重点场所(区域)的环境卫生开展全覆盖消毒。提前谋划课后服务工作,各地各校要坚决贯彻国家和省“双减”工作精神,认真执行《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课后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实施意见》(苏教基〔2021〕5号),提高思想认识,提前谋划部署,确保中小学秋季学期开学两周后全面开展课后服务。

02 精准精细落实开学工作各项要求
统筹确定学校开学时间,各地要严格按照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关于2021年秋季学期学校开学的总体要求,县(市)负责制订县(市)中小学开学返校方案,报设区市批准,并报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备案;设区市统筹制订其他地区中小学开学返校方案,报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备案;开学工作的具体时间和批次安排,由各设区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指挥机构批准后实施。
分类加强返校师生健康管控,各校要通过告家长书、短信、微信等多种途径告知每位师生员工和家长,严格按照学校通知的时间返校。
返校时,所有师生员工须提供14天连续体温测量记录,并如实填写健康卡、假期行程等信息,进行体温测量并佩戴口罩。本人或同住人员有黄码或红码的,同住人员有疑似病例的、仍身处中高风险地区的、返校前21天有中高风险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或次密切接触的、有疑似症状且为非新冠病毒感染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精心组织线上教学,不能正常开学的地区和学校需提前做好线上教学的准备,对初中、普通高中和中职学生实施线上教学,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开展居家学习指导。
省教育厅将组织专家在省“名师空中课堂”上免费推送覆盖各学段、各年级相关学科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对于不能正常返校的学生,学校要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给予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学业指导,开学后要开展个性化的学业辅导,确保“停课不停学”。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地各校要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精准掌握学生返校前的心理状况,统一部署新学期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精心组织“开学第一课”,加强对师生的爱国主义、抗疫精神、卫生健康、心理健康等教育。学校开学一周内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学科测试。对因工作不力、执行不到位、出现学生极端心理事件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予以通报并追责。

03 持续强化开学后各项防控措施
做好每日常规防护,学校要严格落实常通风、勤洗手、不扎推、保持“一米线”“两点一线”往返校、体温一日三检两报告、重点场所限制人流、校园相对封闭管理等要求。严格落实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制度,及时将相关信息上报“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师生应随身备用符合防护标准的口罩,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在工作期间要全程配戴医用外科口罩或更高防护级别口罩。
加强校门进出管理,师生员工入校一律核验身份、测量体温并佩戴口罩,发热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学校。有条件的学校可在门前划定家长等待区域,实行错时上下学(一般可按半小时/批),家长接送时要做好个人防护,做到即接(送)即走。定期开展校园环境消杀,教室、办公室、宿舍、食堂、卫生间、车辆、教育辅助设备、电梯、桌椅、地面等应由专人每日2次进行消毒。教室、办公室等人员密集区域要加强通风清洁,每日早、中、晚非上课时间打开门窗通风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加强住宿和就餐管理,幼儿园要加强幼儿床位的消毒,严格落实膳食管理,一餐两点采用分时段、分区域等方式进行。
学校对学生公寓要实行封闭管理,实行24小时校领导带班值守,对学校食堂、社会配餐企业有关人员要加强定期健康监测。鼓励条件允许的学生中午回家吃饭,在校用餐的学生应采取食堂送餐、统一配餐、预约用餐、错峰用餐等方式,尽量避免集中就餐。强化学校主体责任和校园安全,全面落实校长校园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主任班级防控第一责任人责任,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教学。对中小学校园内的小卖部、超市等要及时予以清理,持续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
强化组织领导和督查问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落实属地责任,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要采用“四不两直”方式对辖区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的防控工作进行飞行督查,持续强化执纪监督问责,筑牢严密防线。

做好师生员工安全返校返岗准备工作

01 安全有序返校

根据开学准备工作需要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各地各校要通知教职工(含高校附属医疗机构人员、宿管、保洁、安保、食堂员工、校内相关服务企业员工等,下同)和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特教学校,下同)及幼儿园学生安全有序返回学校所在地。

# 这些人员需要居家健康观察 #
所有不在学校所在地的教职工和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返回后须连续居家健康观察14天,健康者方可返校。
# 这些人员暂缓返校 #

因疫情防控相关规定仍滞留在外地的教职工和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可以暂缓返回学校所在地,中高风险地区所在设区市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返校前21天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暂缓返校。

# 这些人员需进行居家隔离观察 #
各地各高校要全面排查、精准掌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教职工和志愿服务的学生动态信息、健康状况,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教职工和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要在开学返校前14天向相关组织申请离岗,并自觉进行居家隔离观察。

02 返程途中注意个人防护
教职工和学生返程途中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长途出行需搭乘公共交通的,应尽量选择直达交通工具,减少换乘,避免长时间逗留在人群聚集的场所。要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03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疫苗接种作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措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主动对接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疾控机构,共同做好18岁以上师生群体、12至17岁学生接种工作,确保知情同意、应接尽接、应接早接。

做好高校附属医疗机构、校内医疗机构(校医院、医务室等)、校园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场所全体人员的个人健康防护。按照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要求,未开设发热门诊的校内医疗机构,一律不得接诊发热患者,应按规范流程指导其到校外定点医疗机构就诊。高校要督促附属医疗机构、校内医疗机构、校园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场所,开展全方位、全系统、无死角排查,找出疫情防控存在的短板漏洞、风险隐患,积极防范化解院感暴发风险。

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坚持“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天精准掌握教职工和学生行程动态和健康状况,坚决杜绝教职工和学生带病、带隐患返校。

学校要将驻地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要求通知到每位在外教职工和学生,所有返回的教职工和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指挥机构相关管理规定。

明确高校新冠肺炎疫情处置能力建设要求

8月17日,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从九个方面就我省高校新冠肺炎疫情处置能力建设提出基本要求。

一是组织管理能力。学校承担本校疫情防控工作主体责任。应建立学校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将学校责任、部门责任、个人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校园管控能力。江苏省内一旦出现聚集性疫情,各高校要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强化校园封闭管理。

三是监测预警能力。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健康监测制度和体系,完善学校疫情防控、健康监测系统,收集、整理、研判疫情信息,准确动态掌握在校师生员工数量、健康状况以及近期活动区域等其他相关信息,确保信息收集渠道畅通、及时、准确。

四是物资储备能力。集中力量、统筹协调、专人负责,做好疫情防控所需的个人防护用品、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等物资储备。

五是集中隔离能力。各高校要按照每万名在校学生数不少于20间的规模规划集中隔离健康观察场所。

六是后勤保障能力。各高校要做好食堂(餐厅)的食材进出货管理和饮用水水质监测。做好隔离人员和隔离观察场所工作人员的饮食服务保障。

七是核酸检测组织能力。按照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安排,科学高效规范师生员工核酸检测组织、采样等工作流程。

八是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各高校要依托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按照每千名学生配备1名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比例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服务团队,为师生员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九是风险沟通能力。明确风险沟通责任人,做好信息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优化精准传播,提升风险沟通能力。

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要求各高等学校对照基本要求和项目清单开展自查,对处置能力未达标的项目立即进行整改,确保在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全部达到规定要求,省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将在开学前组织抽查。

来源:邳州银杏甲天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大邳帝国006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90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