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秉承为乡村发展规划美好蓝图的原则,将全市1710个自然村细化为规划发展类337个(含集聚提升类村庄283个、特色保护类村庄48个、城郊融合类村庄6个),搬迁撤并类村庄587个,其它一般村庄786个,整体方案已通过邳州市政府审批,为乡村振兴增添蓬勃动力。
一是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要求,围绕到2035年城乡空间布局全面优化目标,合理确定进城、入镇、留乡的人口比例和分布,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厘清村庄类别,优先引导鼓励农民进城入镇,促进小城镇多元特色化发展,明确乡村发展空间载体。二是强化规划发展管控。树立“多规合一”和“存量规划”理念,通过加强县域空间分区管控和引导,调整优化村庄布局,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减量化”,有效利用农村零星分散的存量建设用地,逐步提高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尊重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以及乡风民俗,找准村庄特色优势,明确开发和保护重点,加强村庄布局优化和用地保障工作,引导农民按照分类村庄改善居住条件,促进相对集中居住,着力提升乡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四是传承村落历史文化。注重挖掘各镇本土的历史、地理、文化特色,延续乡村与自然有机融合的空间关系,保护好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彰显乡村地区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刘晓 刘同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