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个两米多的树干,曾经是一棵庞大茂盛的香樟树。它的树龄接近20年,足足有两三层楼那么高。 因为对身后屋子花园的阳光遮挡严重,今年1月,它被屋主李先生雇人剪掉了全部分枝,变成了这副模样。
(来源:网易)
采光的问题解决了,但另一个麻烦很快找上门来:当天城管就通知李先生,他这是未经绿化管理部门审批擅自砍伐树木,要罚款14.42万元!
李先生:这么一个重罚,我觉得有点都想不通,并不是像他们说的要把它砍掉,因为我自己买回来的树,怎么可能砍掉呢?这个动机没有,我是热爱绿化的人,所以才买树。当时我的出发点是(把树)修低一些,以后省事一点,因为我们年纪大了,吃不消每年修剪它。 李先生今年73岁,他和老伴儿都十分喜欢植物。为了退休后,过上与花草为伴的生活,20年前,他们卖掉了上海市区的房子,在郊区购置了一套别墅。这株香樟就是当时花1.1万元买来的小树苗,最初种在花园里。香樟长得飞快,很快挡住了窗户。 10年前,李先生和物业商量,把树挪到了花园外面的空地上。结果,香樟长得更加肆意,树荫几乎笼罩了大半个花园。老两口种的桂花、红枫、月季,都照不到充足的阳光,草坪也死了不少。这才让他们下决心,请工人把香樟修剪得更彻底一些。 李先生:他剪了,他留下了(树)还有分杈什么的,当时我是外行,我说干脆帮我们修得低一点,让它长得慢一点,我们自己好修。就像剃头,头发剪光了长得慢一点,就这个道理。这个事情发生之后,被物业发现了,城管气呼呼地就来了,五个人开车开过来,气汹汹的,就说拍照、录音、录像,他定性按社会常理判断就是砍伐,我一直不承认是砍伐。 对于为何将李先生的行为认定为“砍伐”,本周,上海市城管部门引用了两份技术指南。他们这样解释:根据《上海市居住区常见树木修剪指南》,香樟树“过度修剪”的标准是保留少许树干,如果再往下剪,只剩下树干,就属于“砍伐”;而根据《上海居住区绿化调整技术规范》,李先生虽然保留了2米左右的主干,树没有死,但因为树不能在一个生长周期恢复树冠形状,也要被认定为“砍伐”。 李先生:他们没有宣传过这个事情,大家都不知道,并不是我不知道,但是这次给我抓成典型了。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 李迪华:修剪技术指南是不适合于这个处罚的,因为修剪技术指南是针对园林公司、园林行业的一个指南,这也是我前面质疑,这个处罚存在不合理、不合情的问题。真正要做的是什么,在处罚之前应该充分去调研这棵树是不是真正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如果确确实实是有必要进行修剪或者移走,那么只是存在一个程序不当和谁来移的问题。这些比树怎么修剪叫砍伐更加重要一些。 本周五,记者跟随李先生在小区乘车转了一圈,看到小区中不少经物业修剪的树木,和李先生修剪的结果,并没有明显差别,都只是保留了树干。 这个香樟树是两年前修剪的,它只保留了1.6米的树干。目前,它已经长出了新的分枝,初步恢复了“树冠”的形状。 李先生:当时修的时候,我还真打电话问过区绿化部门,电话打进去我问我们自己要修树,有什么审批什么程序吗?电话里面就很干脆把我回掉了,我们这里不受理的,你们家谁种一棵两棵树,修剪让我们绿化部门来,我们哪有这么多的人力,我们不管这些。不管那我参照谁呢,参照周围物业他们也是这么修的,这样参照下来,我也这么修。 但参考并没有帮助李先生免于处罚。今年3月召开的听证会上,最终仍是按“砍伐树木”处理。按照《上海市绿化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砍伐树木”要按照绿化补偿标准的五倍到十倍进行赔偿。 城管部门引用了2006年公布的绿化补偿标准,李先生的香樟树胸径为38.8厘米,认定价值为28840元,按照最低标准5倍赔偿,即14.42万元。但问题是,现在香樟的价格对比十多年前,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降价。 李先生:这个处罚书发出来是2021年6月30日,(滞纳金)每日按照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你再不付的话他要封你银行卡,这是口头说的。 李先生:我本来就是一个中学退休教师,现在靠退休工资,儿子心疼,他说爸你就算了,我把钱14万打给你,你付掉(罚款),你把身体搞坏了划不来。我是喜欢花花草草,喜欢大自然、树木的,现在落得一个破坏树木的下场,我是很冤屈的,但也很无奈。 李迪华:我们的城市,乔木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居民,尤其是底层的日常生活,城市园林部门并没有给予及时回应,全国各地都有居民自行去处置居住小区里树木的情况。我们今天已经把绿化情感化了,就是凡事只要认为绿化就是好的、树就是好的,它即使是阻挡了我的阳光,遮挡了我的空气,对我的建筑有潜在的安全风险。这个在公众观念里边一定要得到改善,就是绿化只有当它不会影响到居民的正常日常生活,才是我们应该去接受和支持的。 白岩松:看完这个现实中的故事,恐怕很多人会想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修剪一棵自己种的树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大?还是不问青红皂白,不问法理情僵硬执法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大?接下来这个处罚会向哪个方向走?或许各方也都该更好地说一说,因为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与城市治理有关的案例。 相关新闻 男子修剪自家种的树被罚14万 已全额缴纳 城管回应 雇人“修剪”变砍伐? 被邻居举报罚14万 今年1月20日,李先生请人来修剪一棵香樟树,这棵树是他于2002年花费1.1万元买来的。 最初,这棵香樟树是种在李先生家院子内的,随着它越长越高,会遮挡家中的采光;没过几年,李先生就将香樟树移到了院外。 又过了数年,香樟树继续茁壮成长,再次挡住了李先生家院子里种植花草的阳光,于是他决定将香樟树修剪一番,就请来工人,将树的分枝全部砍除,剩余2米多高的主干。 然而,令李先生意想不到的却是他的这一举动,被其他居民举报了。 经过调查后,城管工作人员向李先生开出行政处罚书,认定李先生“砍伐”树木,罚款14.42万元。 对此,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朱晓曦给出了解释:个人未经区绿化部门审批前,没有权利对公共绿地上的树木进行移植和砍伐。 李先生感到困惑不已,他想不明白,自己并未把树“砍死”,而今香樟树也冒出了绿芽,怎么就被认定为砍伐树木了?
"城管说我砍伐树木,这不可能的啊,我承认修剪有些过度,但是这树是我自己买的,我不舍得砍死的。” 如何裁定“过度修剪和砍伐”? 即便李先生说这棵树是他买的,但因为数年前种在院外,已属于公共绿化,如果需要修剪树木,只能通过养护部门修剪,同时在修剪过程中也必须按照标准执行。 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居民才能自行处置树木,那就是树木在自己家院落内,且树木胸径小于25厘米,否则如果树木胸径过大,即使修剪种在家里的树木也会受到相应处罚。 就在2019年,李先生所在的小区隔壁,四季御庭小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小区物业将150余棵树木修剪成树干,从外观看与李先生修剪的程度相似,最终物业被城管以“修剪过度”为由,罚款1.5万元。 但令李先生困惑的是:“如果大家都一样罚,我也认了。可修剪的程度都一样,他们小区还剪了这么多树,为什么罚款数额相差这么多?” 相似的修剪程度 为何隔壁小区是“过度修剪”而李先生却是“砍伐”呢? 二者究竟有何区别? 对此,城管部门的工作人员朱晓曦解释道,树种不同,认定“过度修剪”的标准也不同,所以处罚标准也就不同。 根据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制定的《居住区常见树木修剪指南》显示,李先生“修剪”的是一棵香樟树,其中香樟树“过度修剪”的标准是保留少许枝干,如果再往下剪,就属于“砍伐”,而李先生已经把香樟树砍成了树桩,因此是砍伐而不是过度修剪。 四季御庭小区物业修剪的是杨树的一种——意杨,它“过度修剪”的标准就是没有树枝,因此物业不属于砍伐。 隔壁小区物业砍了150棵树被罚1.5万 也就是砍一棵树才被罚100多块 而李先生砍了一棵自己种的树竟然要被罚14.42万元 如此高昂的“差价” 让他感到难以接受 罚款数额为啥差这么多? 朱晓曦总结道,由于李先生和四季御庭物业违法行为不同,行为对象不同,处理标准不同,包括树的价值也不同,最终才造成了罚款数额相差如此巨大的情况。 今年2月4日,上海市松江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对李先生砍伐的树木种类进行了认定,认定结果为香樟树,且依据《上海市物价局、市财政局关于调整本市部分绿化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的通知》【沪价费(2006)027号】文件对树木价值进行了认定,认定该树木补偿价格为28840元。 朱晓曦表示,由绿化部门认定了被砍伐树木的品种、价值后,城管部门根据《上海市绿化条例》第43条第2款规定,考虑到李先生认错认罚的态度较好,所以对李先生给予了标准最低的5倍处罚,即14.42万元。 而隔壁的四季御庭小区物业属于养护单位,养护单位过度修剪树木并非根据树木的品种来裁定赔偿,而是根据树木的数量来判定,而且当时也是因为周边居民受到了影响,有修剪的有需求,向物业反映情况后,再由物业进行修剪。而杨树属于行道树,与香樟树这一名贵树种不同,最终向四季御庭小区物业罚款1.5万元。 如今,李先生已经按时缴纳了罚款,城管工作人员也告诉李先生,如果他对处罚结果有异议,可以向城管的上级部门复议或者去法院起诉。 “其实这个处罚标准是2007年制定的,如果现在重新修订法规,以现在的物价来说,罚金很可能翻一倍都不止。”朱晓曦总结道,由于两者(李先生和四季御庭物业)违法行为不同,行为对象不同,处理标准不同,包括树的价值也不同,最终才造成了罚款数额相差如此巨大的情况。 面对巨额罚款 网友纷纷表示:“处罚金额太高” “第一次可以先警告处理” 还有网友决定: 以后做任何事前 都要研究一下政策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