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减”减不去你的心头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自知则知之 发表于 2021-8-25 19:51: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自知则知之
2021-8-25 19:51:09 8997 1 看楼主
“双减”减不去你的心头病

文/冯遵慧




就“两厅”印发的“双减”意见,笔者曾写过一篇《补课心态面面观》,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近期的抖音里,关于“双减”的话题,一再升温,众说纷纭,使我看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国家出台“减负”政策,意义深远,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不同的人理解起来或执行起来,并不都是很到位的,有些甚至是有违政策初衷的。教育,几乎涉及到每一个家庭,所以,人人都想谈教育,人人都敢谈教育。可是,正如老话所说的“隔行如隔山”,对于教育,并不是谁想说都能说到点子上的。
下面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观点一:课外辅导从业人员失业了,活该!】国家出台“减负”政策,绝对不是以让这一批人失业为目的的。这些人大多都是靠着自己的智慧,从事辛勤的劳动,取得应有的报酬,并且为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政策出台之前,他们的行为是完全合乎法律的,国家对这些公民又没有什么仇恨,为什么非让他们失业不可呢?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不得不牺牲这少部分人的利益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像一座工厂在添置先进的机器之后不得不让富余的工人下岗一样,你能说工厂添置先进机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工人下岗吗?
至于社会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仇视他们,可能是看到有人挣的钱太多了,并且他们挣的钱当中正好也有自己的一部分。其实,这就是市场经济,你有需求,人家能满足你的需求,你付给人家一定的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你心里有什么不平衡的?至于有的人为什么挣那么多钱,是因为人家能力强,本事大,事业做得成功,社会上对这些人往往是怀有敬佩之心的,例如新东方的俞洪敏。说到底,挣钱多的何止校外培训一个行业?哪个行业没有成功人士?他们挣的钱,直接的或间接的,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你的一部分,国家能让他们都失业吗?假如他们都失业了,你的需求又如何满足呢?
【观点二:老师课堂不讲课外讲,缺德!】我虽然也是个老师,但是,我是个从未补过课的老师,所以,对于补课的“门道”知之甚少。对于“课堂不讲课外讲”的同行,我首先站出来骂一声:“缺德!”不过,到底有多少这样的老师,我不知道。在我熟悉的同行中,也有给学生补过课的,他们不仅不是“课堂不讲课外讲”,还有很多与学生家长处成了好朋友。对于“课堂不讲课外讲”的败类,怎么处置都不为过分,但是,我敢断言,这类人在我们广大教师这个群体当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太高。所以说,因为这极少数人而非议广大教师,是很不公平的。
舆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一旦取消课外辅导,老师们课堂上一定都会讲得更卖力了吧,于是拍手称快。且慢!那些认真讲课的教师,不论什么条件下都会认真讲课的,那些不认真讲课的教师,即使“课外”不讲了,“课内”也不会认真讲的。你的期望值如果太高,那就有几分天真了。
【观点三:“双减”政策如果落实到位,我们就轻松了!】诚然,如果学校双休和节假日不补课,社会上也没有人补课了,孩子家庭作业也减少了,家长就不要花补课费了,也不要花费时间接送孩子了,更不要耗费精力辅导检查孩子的作业了,真轻松!
是的,真轻松!不仅你轻松了,孩子更轻松了,老师何尝又不轻松呢?但是,恐怕会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在你家长的心头,让你轻松不起来。那是什么?那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有人学着当年的鲁迅先生大喊“救救孩子”吗?想让孩子“快乐”太容易了,但是,请你不要谈“成绩”。
有人可能会问,你们老师如果教得好,孩子不花很多时间也能学得很好不就行了吗?我的回答是:不可能!天下没有出力少收获多的美事儿。如果真能这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千古名言不就成为放屁了吗?何况学生的天分、习惯、意志力等有三六九等,同一个老师教出的学生也会有天壤之别。孔子可是万世师表,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也不过才七十二,优秀率仅仅达到2.4%。
我想告诉家长们一个上级规定:中小学生的考试次数是受限制的,并且学生的成绩是他们的隐私,是不许让你们知道的。可遗憾的是,到高考时,成绩就不再是“隐私”了。
我还想告诉家长们一个上级规定:上级是不允许用考试成绩来评估学校和教师的。你仔细想想,如果都执行上级规定,不给学生布置太多作业,很少考试,学生的成绩成为隐私,不许用成绩评估学校和教师,学校和教师何乐而不为?如果还有哪个老师,违反上级规定,布置太多作业,自己改不完,还让家长帮助检查,经常考试,还去批评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甚至还占用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影响学生“快乐成长”,岂不是犯贱?到那时,家长再举报,受到处理,活该!
假如要问上级为什么要这样做,道理太简单不过了,不论你家出不出人才,丝毫不影响国家选拔人才呀!
【观点四:又有人偷偷补课了,告他!】“双减”政策一出台,一夜之间冒出了无数看似“见义勇为”的“英雄”:又有人偷偷补课了,告他!说句不大好听的话,这些人当中很少有国家政策的捍卫者,绝大多数都怀有不可告人的阴暗心理:见不得别人好。
如果是看补课老师挣钱眼红,告他活该。但是,更多的则是因为看到别人的孩子补课了。这种心理阴暗又丑恶:我不好,你也别想好!具有这种心理的如果是不懂事的孩子,也能理解,可是,有很多是家长。自古以来,有那么多家境贫寒或天赋一般的人,自强不息,不甘人后,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命运抗争。例如“囊萤映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等等刻苦勤学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如果他们向命运低头,屈服于不好的境遇,甘于平庸,最终只能碌碌无为。要用今天的政策来衡量,他们都“违规”了。
至于国家政策,那是从国家与民族大计考虑的,与我们一直以来积极倡导的刻苦精神并不矛盾。
很多家长请老师为孩子补课,就是正视孩子与他人的差异,努力让孩子赶上或减少与别人之间的差距,用心良苦,精神可敬。而这一用心,却被那些居心险恶者盯上,最终成了一场可耻的告密闹剧的牺牲品。
那些见不得别人好的人,永远不可能见贤思齐,只能整日整夜地被嫉妒、怨恨等丑恶的心理折磨得半死不活。不是也有人告老师给自己的孩子补课吗?你说这是什么心理。
【观点五:给我的孩子补课也不行,告他!】最近有一则新闻在网络上盛传:沈阳有一位家长,因为她两个双胞胎孩子要参加中考,但物理是弱项,于是托熟人找到一位物理老师,想给俩孩子补补课。等课补完,孩子们也考上高中后,家长拿着上课录音和转账截图,反手就把这个老师给举报了!最后,老师退回学费,赔偿了2000元,还受到了处分。
看到这则新闻,有千言万语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而脑海里只有一个词始终挥之不去:孬种!
既然国家如此严厉地对待校外补课,为什么不像惩治卖淫嫖娼、贩卖人口等犯罪行为那样,把双方都抓起来,岂不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
【观点六:只要是补课就不能有例外,严惩!】有人提出,执行政策要严,只要是课外补课都要严惩,一个也不能例外。甚至有人提出教师也不能给自己的孩子辅导功课。
对于“教师也不能给自己的孩子辅导功课”之类,只能当作“痴人说梦”,咱没工夫理他。但是,有些说法,很难界定,我无法理解。
无法理解之一:有人说给亲戚朋友的孩子辅导也不行。我只能辅导自己的孩子吗?辅导兄弟姊妹的孩子行不行?辅导儿女的孩子行不行?进而辅导亲戚朋友的孩子行不行?甚至说,我做志愿者,去辅导边远山区的孩子行不行?
无法理解之二:家长恳求老师补课也不行。说真的,真正被“课堂不讲课后讲”的老师逼去补课的不是大多数,至少可以说不是全部吧。最普遍的情况是,孩子真正需要补课,家长恳求教师补课,不收补课费也不行吗?再退一步讲,如果家长与老师之间一不亲二不故,不付给老师一点报酬,即使老师愿意,家长能心安吗?如果不付补课费,请吃饭行不?请旅游行不?如果都不行的话,家长只好放弃自己“望子成龙”的强烈愿望,我总觉得,这似乎有剥夺家长合法权利之嫌。
无法理解之三:怎么界定“补课”行为。例如,有一位中学生,星期天在家里自学数学,遇到了弄不明白的问题,忽然想到邻居就是中学数学教师,便去请教,老师给他讲了一个多小时,这位中学生听明白后,很高兴地离开了老师的家。
如果将这种美好的行为也界定为非法补课,我敢在全人类面前断言:中国的教育已经走到了十八层地狱的大门前!
2021年8月24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美景321 发表于 2021-8-25 19:52:0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美景321
2021-8-25 19:52:09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自知则知之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8997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