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宿窑湾商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不胜收 发表于 2021-10-22 07:0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不胜收
2021-10-22 07:05:46 7141 1 看楼主
邳宿窑湾商会

钱宗华






邳宿窑湾商会 《邳志续编?三十二》


邳宿窑湾商会成立于清光绪末年(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南毗界牌楼,东邻万茂酱园店(兼营绿豆烧酒)。前门面八间楼房,砖木结构,金字形梁架硬山式建筑,为商会事务所,处理日常事务。后院设有商会小学。二进院落,占地面积730平方米。首任会长为王衡山,睢宁北乡人,常居窑湾,威望甚高。清末举人臧增庆著有《一柳草堂诗文稿》书籍,其中“王阎两君传”篇记载:“……光绪季年(末年),诏州县设商会,邳治偏僻,移其会于窑湾者,衡山力也。居久之各市皆以为便,遂举为会长,而於窑湾兴利御患之事,设置尤多云……”后闫承武、崔荣申等社会知名人士都曾担任会长,管理窑湾300多家商号,负责筹集政府分派的商税、军费及社会慈善募捐等事务,为窑湾的社会公益、教育、城防、保安、救灾扶贫、经济繁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镇窑湾依托大运河黄金水道之优势,吸引了山西、江西、福建、苏州、镇江、扬州等地客商,纷纷迁来本镇投资经商,先后开设二家当典、十三家钱庄、八省会馆、十家药铺、二十六家粮行、斗班、杂粮铺、三十二家盐行等360多家店铺,人口5万余人,商贸发达,经济繁荣,市井繁华,素有苏北“小上海”之称。但是,这种封建行帮在行商中保守排外,反对创新,畸形竞争,封闭式管理等,制约窑湾的经济发展。为此,由民间自发组织,作为统辖农工商实业的最高管理机构——邳宿窑湾商会应运而生(因为窑湾镇地跨邳宿两县)。商会成立后,除时弊,兴新规,一派生机盎然。据《邳志续编》载:“商会,光绪三十四年立事务所在窑湾,地跨邳宿两境,故名曰邳州窑湾商会。入会者有新城、官湖、炮车、龙池、徐塘、滩上、梁家口、碾庄、八义集、土山、八岔路、猫儿窝十二处。滩上、土山设分所。常年额支约银一千五百两,由会员担负,窑镇居五分之四,以事务所在窑故也。”一度以商代政,具有浓厚的官方色彩。
商会小学共实行六年制,六个班级,在校生二三百人,七八名教师,工资由商会付出,学生免学费,课本、纸笔、生活费自理。《邳志续编》又载:“民国六年创设乙种商业学校,经费由粮商每斗纳捐二文。亦趋重教育之一斑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1938年11月,窑湾沦陷,商贾四散,自此,经济萧条,学校解散,商会关闭。寒来暑往,时过境迁,目前,将沉睡近百年的窑湾商会旧址重新修缮,报请上级有关部门审核批复,于2017年3月,窑湾商会这一民间组织正式恢复,首任会长纪昌华,并且举行盛大的揭牌开业仪式,再现昔日风采(后院学校遗址被三晋别院占用,不再恢复)。


本文作者系新沂骆马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文员,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灰色头像 发表于 2021-10-22 07:06:3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灰色头像
2021-10-22 07:06:37 看楼主
钩沉历史,丰富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不胜收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7141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