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恪守为民情怀—邳州市戴庄镇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纪实(张可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刘小芒 发表于 2021-10-25 13:0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刘小芒
2021-10-25 13:03:47 8072 0 看楼主

信访工作是政府了解社情民情的窗口,也是为民服务的窗口。戴庄镇党委、政府面对新形势下信访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努力探索信访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把信访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畅通了政府与群众交流沟通的渠道,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






动员广大党员做和谐稳定为民服务的带头人




重点抓好积案难案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转型和利益分配机制不断调整所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通过信访集中显现,问题纷繁复杂,有些问题很棘手,基层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戴庄镇党委在对信访案件排查分析中认识到,信访工作是一级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意、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做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在众多信访案件中,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集中力量,下大力气重点解决好积案难案,以扩大影响,为基层信访工作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2017年10月的一天,戴庄镇周营村4组村民周某之子与同学一行4人去邳州市区购车途中遭遇车祸,造成三死一伤,周某之子因伤势过重当场死亡,肇事车辆为徐州市信息科技公司公用车辆。案发后,经邳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肇事单位徐州信息科技公司应赔付周凯强死亡赔偿金80余万元。而徐州信息科技公司为逃避法律制裁,将公司的财产转移到南京某单位,致使法院一时难以执行判决,案件处理陷入僵局。




在此期间,死者的父母由于精神上受到严重打击,情绪经常失控,从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曾带病多次到法院、镇政府、邳州市信访局、省信访局、北京信访局等上访,且劝阻无效。周某家人一度绝望,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2019年春天,新到任的镇党委书记潘作农,了解这一情况之后,引起高度重视,他马上意识到,在群众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时候,政府要站出来当好群众的主心骨,要为受害人及时提供法律援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立即召集班子会议,对解决此案做了具体布置。由书记挂帅,政法委员牵头,组织专门力量,在邳州市人民法院、市信访局、市公安局全力配合支持下,克服因疫情防控期间交通不便的困难,10余次往返于南京、徐州、邳州之间,跑遍了法院、信访局、检察院等有关部门,进行多方沟通协调。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努力,终于通过法律程序将徐州信息科技公司转移的资金追回,不仅死者周凯强的死亡赔偿得到落实,同案的其他成员也按法律规定予以公平赔偿。至此,积压近三年的上访案件得到圆满解决,在社会上引起了良好影响。村民周某及其妻子当拿到比他们预期还要多的赔偿金时,当场跪在地上,感激万分地说:“还是共产党好!感谢党!感谢政府!是政府给了我们二次生还的希望!”




自觉推动工作重心下移




自觉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不单是工作形式的转变,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工作作风的转变,是勇于担当的体现。戴庄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放下架子,铺下身子,主动到信访矛盾突出的地方接待群众,到信访工作比较薄弱的地方现场办公,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到普通村民的家庭。




戴庄镇山窝村,由于历史原因,一段时间信访案件比较集中,有的案件人命关天,矛盾十分突出。镇党委决定由政法委员郭彬牵头,由信访办、司法办、包队干部和村主任组成工作小组,分头负责,联合行动,下到村里现场办公,使要案很快突破,一般案件逐一化解,村里的治安形势很快好转。






镇党委书记对解决难案作布置




村民张某的女儿张蕾, 2020年4月在位于徐州铜山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学习期间,突发头疼症,由于学校的不负责任,使孩子错过了及时对症治疗的时间点,致使病情不断恶化,于5月4日不幸病逝。年仅15岁8个月的幼小花朵,就这样早早的结束了生命,这给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带来巨大的打击。孩子的父亲张希增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常年与羊为伍,靠养羊和种地供女儿上学,含辛茹苦,节衣缩食,好不容易供到女儿初中毕业上了技校,没想到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一个本来充满希望的家庭从此绝望。由于学校推脱责任,致使案件一时得不到公正处理,张某一家陷入家破人亡的深深痛苦之中。




工作小组接到案情之后,怀着强烈的爱民之心,一面跑省城,去徐州,与案件发生地和学校反复进行沟通,一面请律师,按法律程序向学校讨个公道,光电话打了上百次。最终在法律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使案件得到圆满解决。张某一家又燃起了新生的希望,并多次表示:“一辈子也忘不了共产党的恩情!”




张某案件的突破,也带动和影响其他民事纠纷案件的顺利解决。2021年3月6日,山窝村王俊响夫妇一大早来到镇信访办,反映该村村民胡元付在其叔父祖坟旁建院墙,不但妨碍上坟,也不吉利。当时,王俊响夫妇情绪激动,语言尖刻,大有拼一死也要讨说法的决心。对此,信访办的同志先是热情接待,倾听诉求,耐心劝导,然后进村入户详细了解情况。在掌握事情真相之后,工作小组的同志又分头多次到王、胡两家做工作,用法理情理循循善诱,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最终,两家各让一步,达成化解协议。至此,一场以“阴宅”、“阳宅”的纠纷案在“握手言和”中化解。




增强新形势下的应变能力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下子改变了生活节奏,打破了2020年春节欢乐祥和的气氛。2月中旬的一天,司法调解员祁桂光正居在家里观看关于疫情防控动态的电视新闻,突然接到镇派出所的电话,要求他和另一名老同志李欣赶到工作岗位,调解一起关于疫情防控引发的民事纠纷。




事情是这样的。2月4号那天,林庄村村民张某驾着三轮车走出家门,急着去镇里购物。当他走到村口时,被在此值班的疫情防控人员拦住,说明规定,禁止随便通行。张某听后,不以为然,执意过关,于是和执勤人员争执起来。再次耐心做工作,张某就是不听,并蛮横无理地说:“死人不死人与我没关系。”当他看到执勤人员毫不退让,只好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往回走了。值勤人员见此情景,感到委屈,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开车追上张某,痛打一顿。张某报了警,派出所派警前来处理。经检查,张某腰骨受伤,住进医院治疗。后来,经过做工作,双方同意协商解决。






分管领导详细了解社情民意




他赶到调解室,和李欣同志一起,分别与当事人谈话,耐心细致地了解事情的全过程后,他们把双方当事人约到一起,先从讲政治的高度,宣传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重大意义和战略布署,然后讲到居家隔离、封路设卡这些带有法律效应规定的重要性。作为村民张某不听劝解,强行违章,谩骂值勤人员,妨碍公务,这是违法行为,不能原谅,应该受到批评,作深刻检查,不得重犯。作为村组值勤人员,严格执法,认真负责,应该受到表扬和肯定,但在执法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造成人员伤害,引起不良影响,应该担负一定责任。张某因受伤所发生的医疗费、误工费和后期复查费,均有村组承担。由于调解合理合法,是非分明,处罚得当,双方心服口服,最后两方握手言和。




事过之后,祁桂光和李欣两位老同志,按工作程序,把案件处理结果及时向镇政府分管领导做了汇报,并郑重建议: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治安问题,应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要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取得最后胜利,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并且贯穿疫情防控战役全过程。镇领导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并举一反三,对广大村民进行法制教育,让法制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收到积极效果。




强化队伍建设,注重工作实效




戴庄镇党委站高看远,从长计议,注重实效,着眼长效,为使信访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进一步采取措施,强化信访队伍建设和管理,提升信访工作水平。一是成立镇信访工作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政法委员任副组长,信访办牵头,全面梳理信访人诉求,每天一对接,将问题交办到责任单位,做好调处化解工作;二是调精兵强将充实信访队伍。信访办主任宋启寒,党性强,素质好,具有做群众工作的丰富经验,他上任以后,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抓学习,抓教育,抓建章立制,迎难而上,带头冲在一线,抓点带面,使信访工作很快打开新局面;三是建立村“五包一”责任制。由包村领导、包村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信访专职调解网格员和派出所干警组成的团队,每天按时将信访信息、化解情况、发生矛盾纠纷的诱因及信访人的动态,及时梳理上传至信访办,信访办将所有信息分类、归档,交办到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手中,对信访问题实行全天候监管,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精准处理;四是建立跟踪督导制度。对交办的每一件案件,由信访办进行跟踪督办,对不作为、乱作为、不到场、不到位或违纪情况,及时在网上曝光。对推脱、错办者,根据情节进行严肃处理。严格的制度,严明的纪律,严格的管理,使信访工作走深、走实,达到了信息反应及时,处理快捷,许多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信访专职人员深入村户现场办公




2021年3月19日下午,天下着小雨,信访办接待一批上访者反映情况,说是戴庄村北经营液化气的王姓个体户,在液化气站墙外栽植的杨树已经有10多年了,已经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要求政府出面处理。信访办主任宋启寒听到这一情况后,觉得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不及时处理,将会酿成群访事件。于是,他随即邀约戴庄、杨庄两村支书,冒雨来到现场。通过了解,上访者反映的情况属实。于是,宋启寒耐心做王老板的工作。他用“树多高,根多长”的农谚,说明已生长10多年的杨树已严重影响了10多户人家小麦的收成,损害了10多家的利益,他们建议更新树种,伐掉树木,合情合理。树木已长大成才,王家砍掉树木也不会有损失。通情达理的王老板被宋启寒的一番话说得口服心服,便愉快地答应15天内把树处理掉,让10多家乡亲们放心。




就这样,一场10多人的上访事件,在不到三个小时内化解了,还增强了乡亲们的相互理解和关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刘小芒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807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