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的“强化党建引领 促进强村富民”系列报道,小布带你走进集体经济十佳村第七站——新河镇袁场村。 ]近年来,袁场村以支部领办合作社为主抓手和新引擎,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政治引领作用,收回中运河滩面地,利用农业发展公司平台,着力破解“集体穷、产业弱、群众散”等问题,2021年,村集体收入突破120万元。 新河镇袁场村 党旗举起来,群众动起来 强作风 | 抓项目 | 提质效 | 惠民生 早在前几年,袁场村还是一个经济薄弱村,土地分散、经营收益低、村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面对这种情况,初任党支部书记的刘兆良把富民增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面对底子薄弱的村庄,从哪儿下手呢?刘兆良把突破口放在了土地上,村两委以公共空间治理为切入点,收回集体资产,创办农业公司,推进规模经营。 通过干群共同努力,村里收回了中运河滩面地300余亩,利用邳州市信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平台,发展种植黄桃,次年集体收入增加了10万元。 村民陈玉民家有5亩土地,全部进行了土地流转。在他看来,全家人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不仅轻松了,收入还翻了倍。“土地承包出去1000元一亩,另外打工,还能挣一份工资,生活越来越好了!”陈玉民高兴地说。 集体强起来,产业兴出来 强作风 | 抓项目 | 提质效 | 惠民生 在此基础上,村“两委”坚持“党建+村级集体经营”,成立农业发展公司,发展“村集体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依托润城禾邦有机稻米,规模发展有机稻米、锦绣黄桃、常规稻麦等集体经营项目,集体经营土地1300余亩。农户通过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采取租金保底、股金分红、薪金创收“三金合一”的模式,公司、管理者、农户按4:2:4的比例进行分红。 据了解,去年袁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12.05万元。袁场村有机水稻被国家轻工业食品检测中心认定为绿色健康食品。去年3月,在村集体经营股东分红大会上,52户股东的地租加上分红共计24万元,分红最多的农户拿到了1.2万元,真正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 刘兆良信心满满地说:“下一步,我们打算继续扩种,让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村民可以到基地打工,一年挣个好几万。” 农村靓起来,物质和精神富起来 强作风 | 抓项目 | 提质效 | 惠民生 村集体有了收益,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如今,袁场村有宽敞整洁的道路,清澈见底的小河、排排整齐的农家院、崭新明亮的太阳能路灯,处处洋溢着和谐新农村的气息。村民陈玉民激动地说:“环境好了,大家有目共睹,水泥路打通了,广场公厕配套了,晚上到广场散步,心情舒畅。” “村集体有了钱,咱才能给老百姓做事,老百姓喜欢你什么?就喜欢你给他干实际的事。群众认可,基层工作就好开展。”刘兆良欣慰地说,“如今村庄开展环境整治,根本不需要喇叭喊,需要10个人能来20个人,割草、打药、修树,村民主动过来干,氛围融洽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