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直接与 Linux 内核能力(如控制组和命名空间)交互,它们在这些命名空间中产生大量的新进程。简而言之,运行一个容器实际上就是在 Linux 系统内部运行一个 Linux 系统。从操作系统的角度来看,它看起来非常像一种管理和特权活动。普通用户通常不能像容器那样自由支配系统资源,所以默认情况下,运行 Podman 需要 root 或 sudo权限。然而,这只是默认设置,而且这绝不是唯一可用的设置。本文演示了如何配置你的 Linux 系统,使普通用户可以在不使用sudo的情况下(“无根rootless”)运行 Podman。
命名空间的用户 ID
内核命名空间本质上是一种虚构的结构,可帮助 Linux 跟踪哪些进程属于同一类。这是 Linux 中的“队列护栏”。一个队列中的进程与另一个队列中的进程之间实际上没有区别,但可以将它们用“警戒线”彼此隔离。要声明一组进程为“容器”,而另一组进程为你的操作系统,将它们分开是关键。
Linux 通过用户 ID(UID)和组 ID(GID)来跟踪哪个用户或组拥有的进程。通常情况下,一个用户可以访问一千个左右的从属 UID,以分配给命名空间的子进程。由于 Podman 运行的是分配给启动容器的用户的整个从属操作系统,因此你需要的不仅仅是默认分配的从属 UID 和从属 G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