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这一场活动火爆的背后,是一种乡愁情结的回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看邳州 发表于 2022-1-26 08:5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看邳州
2022-1-26 08:58:58 6554 0 看楼主


1月23日,由中共邳州市委宣传部、邳州市文联、邳州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2022年邳州市‘送春联、过大年’文化惠民活动”,在银杏广场正式启动。百名本土书法家挥毫泼墨,为市民现场书写“邳州人自己的春联”。除了主会场之外,本次活动还设有人民公园、桃花岛南门、铁富镇文化广场等三个分会场。





说实话,昨天的天气,不但风大,而且阴冷,很多人一般是不愿出门的。可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主会场加三个分会场,依然呈现出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景象。书法家们写得起劲,市民们欢天喜地领取春联,很多人还纷纷拍照留念。现场还有邳州舞狮、跑竹马等民间节目表演,还有邳州花鸟字、邳州剪纸、纸塑狮子头等非遗项目的传神展现,不仅气氛热烈,而且文化气息浓郁、年味十足。






这些年,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年味及传统元素却有所减少。就以春联为例,20多年前,每逢春节临近,笔者就要备好大量红纸,以及笔墨,为老家村里人写春联。虽然字写得不好,但仍然有很多村民“捧场”,有的从大老远赶过来,就是为了“求”得一幅春联。当然,城区及集镇上,一些“文化人”春联现场写、现场卖的现象,也很普遍。再后来,慢慢地,手写春联少了,逐步被一些千篇一律、鎏金镶边、描龙画凤的批量印刷品替代,固然省事,可让人看起来总感觉少了些什么。


春联的“复制印刷品”增多,是因为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降低了吗?未必。通过本次邳州的“送春联、过大年”文化惠民活动的反响与效果来看,老百姓对手写春联是青睐有加,场面堪称火爆,按照不少人的说法,“感觉很亲切,档次与味道也不一样”,足以显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本身,春联便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魅力与形式,上联、下联的工整对仗,展现出人们对新年的期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给节日增加了喜庆气氛,而且也给人们带来信心与期待。


而像邳州这样,组织那么多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写“邳州人自己的春联”,他们笔走龙蛇的书法,本身就给人们带来了艺术的享受,不仅让书法艺术得到更好地推广,而且也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过年气氛。加之春联内容十分贴近邳州、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无形中起到了一种精神文明的宣传引导作用,且十分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一副副充满人文意蕴的手写春联,一句句美好的祝福与祈愿,承载着乡愁,传递着年味和民俗。在物质生活非常富足的今天,邳州能不忘为市民增添精神食粮,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喜闻乐见、贴近群众的年俗活动,因势利导地推广年俗文化,非常必要并值得点赞。正如市民所盼,期待这样的“文化惠民”活动能坚持下去,能更加多样化,并多多益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看邳州 当前离线
新手上路

查看:655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