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明实践的“贾汪路径”(一):夯实“十必联”让党的温暖“热”在基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直播邳州 发表于 2022-5-17 17:3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直播邳州
2022-5-17 17:34:07 3985 0 看楼主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2018年8月,贾汪区成为全国首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之一。三年来,贾汪区扛起试点职责使命,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探索理论宣讲新模式、开辟服务群众新路径、打造文明实践新高地,创造了低成本、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案例,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贡献了贾汪智慧。为全面报道贾汪区在试点中的经验、做法与成效,《徐州新闻》今起推出系列报道《文明实践的贾汪路径》,今天播出第一集《夯实"十必联" 让党的温暖"热"在基层》。

大吴街道两妥社区居民方春霞17岁时,从老家安徽到贾汪区的一家砖瓦厂打工,认识了当地小伙耿怀果,相识相爱后两人便生活在一起。因为家离得远,方春霞没有迁移户口,没有领结婚证。

贾汪区大吴街道两妥社区居民 耿怀果:也到派出所去了,到派出所问了一下后,说很难办,说这边没有对方的信息,我就放弃了。

今年8月份,贾汪区深改委审议通过《"十必联"工作夯实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十必联"志愿者逐户走访,全面摸清群众家庭情况,听取群众需求,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力求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贾汪区大吴街道两妥社区 "十必联"志愿者 治保主任 李垒:去了一次两次他不说,慢慢地敞开心扉,跟他当成朋友,他说现在真的还有一件难事没办,我对象20年了没有户口也没有身份证,孩子也大了,出门也确实不方便。

得知这一情况后,区、镇、村及相关部门立即行动,成立"方春霞望江县寻亲小组",找回她丢失了20年的亲情和户口。

贾汪区大吴街道两妥社区党总支书记 吴过:通过前期大量工作,到10月28号传来喜讯,方春霞的户口给予恢复了,上个礼拜方春霞的身份证也办好了。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十必联”我们所有志愿者要求一个月至少两次入户,第一时间汇总,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解决。

“十必联”群众工作法是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基层治理的重要工作品牌之一。“十必联”,即群众家中有喜事、丧事、难事、急事、病事,有矛盾纠纷、信访诉求、参军入伍、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十种情况时,党员志愿者必上门联系。贾汪区通过组织1.42万名志愿者与14万户“1+10”包挂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贾汪区大泉街道宗庄村村民陈庆兰年近九旬,家中老伴卧病在床,子女身患疾病也无法帮忙照料家中事务。作为宗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吴秀云是陈庆兰这个家庭"十必联"包片人。

贾汪区大泉街道宗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 吴秀云:我从2019年做"十必联"包片人,我一个人(包挂)十户。哪户有困难了,不论喜事、难事,"十必联"包片人都得去,都得知道(情况)。

贾汪区大泉街道宗庄村村民 陈庆兰:都能帮到我,来帮我洗衣服做饭,这是主要的。晚上休息的时候,还能帮着孩子爸爸活动活动(身体)。

2020年,贾汪区“十必联”群众工作法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手册》创新案例,在全国推广。2021年8月,贾汪区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十必联”工作夯实行动实施方案》,在原有“十必联”志愿服务基础上,针对老、小、残、特四类特殊人群开展“一对一”结对精准帮扶。"十必联"工作法有效破解了群众工作"没人做、不愿做、不会做"的难题,打通了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让党的温暖"热"在基层。

徐视融媒记者 王佳佳 蒋华 贾汪台

编辑:曹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直播邳州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98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