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红楼梦异文比较赏析之五」“父母师兄”与“父兄师友”| 徐景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好吧小嘿 发表于 2022-5-22 09:18: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好吧小嘿
2022-5-22 09:18:48 4617 1 看楼主


甲戌本: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
诸本: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谈:程本作“训”,舒本作“谏”)之德


表面看,诸本的改动更全面更贴切,教育者有父亲兄长,规谈者有老师朋友,提父不提“母”,似乎也与封建社会父权当道有关,或者也可理解为提到父亲,指父辈,即可包括母亲。“父兄”属家庭成员,“师友”则是外人,内外有别,分类有序。所处地位不同,他们的作用也不一样,一是“教育”,一是“规谈”,也极合乎其身份,词语前后搭配很贴切,较之于甲戌本的“父母”与“师兄”似乎更佳。而且,这种说法,也是世俗的习惯说法,无可非议。
但甲戌本为何偏要说成“父母教育”与“师兄规训”呢?
《红楼梦》的写作风格,就是挑战习俗,打破常规,创新章法结构与遣词造句。更重要的一点是,这则凡例是脂砚斋代作者言,因为知根知底,字字皆是实有所指。所以,强调“父母教育之恩”就是要强调父亲与母亲都对他有教育之恩。教育一词,可以分解为教导与养育,而父亲侧重的是教导,母亲则侧重于养育。如此看来,甲戌本的用词更为严谨,更为准确。而且,《红楼梦》一书以歌颂女性为主题,故而很自然要强调父母双亲教育子女的重要,而那种只强调父亲教育的说法,正是封建传统男权社会的陈腐观念的反映。《红楼梦》就是要反传统反世俗,就是要突出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母”字少不得,少了,就失了神韵与风骨,也有违《红楼梦》的主题命意。
甲戌本的“师兄”较之于诸本修改后的“师友”,虽然范围变小了,但却是更具体的指向,更真实的生活反映。也就是说,在作者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与兄长对他的“规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他要感恩的。而规劝与教训,正是老师与兄长的职责与特征。诸本改后为“师友规谈”,少了训字,份量降低,又如何称得上“负”其“德”呢?更何况,凡例此言,都实有所指,老师与兄长确实规训过他,而他的“一事无成”正是因为“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所致,所以才会为背恩负德而深深自责。
由庚辰本领起的诸本改动,变创新为世俗,改实指为泛指,好看,无错,却益显平庸无奇,而以此掩盖了作者生活与情感的真实信息则更是大谬。
有意思的是,王希廉三家注评本《红楼梦》此句却与甲戌本完全一致,而这个版本的特点是,凡脂本与程本出入较大入,则有所选择,或甲戌或程本,这种选择,当然是以注评者认可为标准,因而这个版本对诸本的修改也是不认可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小女子来了CC 发表于 2022-5-22 09:20:4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小女子来了CC
2022-5-22 09:20:45 看楼主
一字之差,差之云泥。以此可知,为何说红楼梦一字不可更易。改一字就是太岁头上动土,自讨其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好吧小嘿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617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