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百姓故事:宿松县“土专家”兵支书汤焰南的兴村富民梦 | 王宇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惑耗淇 发表于 2022-5-29 14:4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惑耗淇
2022-5-29 14:44:08 4657 0 看楼主


在安徽宿松县二郎镇,提起汤焰南,大家都知道他是有名的“皖美村支书”——在兴村富民路上发挥了巨大的带头作用。他狠抓自身建设,自觉当好“领路人”;狠抓班子建设,提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狠抓制度建设,规范组织运行;狠抓阵地建设没,促进作用发挥,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界岭村作出了系列贡献。这些,在常人看来,都是一个村支书兼主任分内的职责。其实,这个年过半百的“兵支书”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称谓:“油茶种植土专家”。正是这个“土专家”,早年带领支村两委一班人考察市场,经过分析论证后,确认油茶种植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闯出了一条“支部+企业+协会+农户”的富民之路。
汤焰南的家乡界岭地处皖鄂交界,山多地少,是典型的丘陵地区,全部土壤为弱酸性黄棕壤,土质肥沃,适宜种植油茶。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村民们就零星种植油茶,由于技术不到位,产生不了大的效益,但油茶的好处多多,这一点在汤焰南幼小的心灵里打下了烙印。1987年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汤焰南参军入伍,在部队5年,工作积极、勤劳刻苦,1990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1年,汤焰南退伍返乡,一头扎入油茶种植与研究。1993年,汤焰南进入界岭村委班子,决定将油茶作为村支柱产业,以点带面,带领村民走出一条种植油茶发家致富的路子。他跟支村两委班子本着“带领农民干、做给农民看、拿我做实验、风险自己担”的原则,带头种植油茶,继而在该村打造7个油茶种植示范点,然后以点带面,将种植面积逐渐连成片,规范管理,终于让村民尝到油茶高效益带来的甜头。许多村民在看到种植油茶产生的经济效益后,纷纷要求加入油茶种植行列。汤焰南一鼓作气组建了二郎镇界岭村油茶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基地+农户”的管理和服务功能,降低了种植户的市场风险,2016年这个协会荣获全国科普兴农兴村计划农业专业技术协会表彰。2013年,招商引资项目终于落户界岭村,安徽龙城集团在此打造“万亩油茶示范基地”,界岭全村村民都投入到油茶种植上来了,村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在家门口打工赚钱,栽种、管理、采摘,任何时候都要人工。村民们还可以在自家房前屋后自发栽种油茶,村里依托龙城集团,统一回收。2014年,界岭被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2015年,汤焰南被中科协、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2017年,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授予汤焰南“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奖先进个人”称号。如今,放眼望去,龙城油茶基地万亩油茶与湖北黄梅万亩油茶连成一片,蔚为壮观。“村民们随时随地可以赚钱,可以说,我们界岭真正达到了‘家家无闲人、组组无闲地’的境界!”说起这些,作为界岭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汤焰南一脸的满足。
除了油茶主打产业,汤焰南还想方设法引进新型产业,在这方面,他充分发挥“人才效应”。50多岁的村民洪菊仲之前一直在外经营食品蔬菜,这次引进了一种“樟树港辣椒”品种,这种辣椒口味独特,受到市民青睐,价格比本地辣椒要高出两倍,供不应求。目前在该村已注册“鸡公山”商标。“我们的辣椒还没采摘,人家的定金就已经付了……”种植基地一位管理人员自豪的说。
作为村支书,汤焰南在抓好产业发展的同时,狠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注重把致富能手吸纳到村干部队伍中来,注重把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民主评议与工作目标有机结合,注重提高党员素质,在宿松县率先开办“村级党校”,组织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利用远程教育、微课堂等载体进行学习并举办各类培训班,大力开展油茶种植技术培训推广,已经培训农民党员30余人,推动了全村学习油茶种植技术的高潮。
如今,“土专家”汤焰南正在为界岭多方面发展奔走协调:香茗山生态农业公司养猪基地及油茶基地、印象松兹文旅项目落户……。作为宿松县十一届、十二届、十四届人大代表,第十届县科协常委,汤焰南这个“土专家”曾连续5年荣获宿松县科协系统“先进个人”。
图为汤焰南(左三)在向大家介绍油茶种植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惑耗淇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65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