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祝爸爸万古长存”,哈哈哈哈哈,小学生写的作文,太绝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畿握碾
2022-6-1 10:22:50 2107 0 看楼主
哈哈哈哈哈...

小学生写的作文,能有多搞笑?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01

小学生写的作文,虽然字数不多,但精彩程度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看这篇《倒霉的一天》。

“大吃一斤”与“大吃一惊”,仅一字之差,文章意思就大不相同。

看完我直接笑出了声...



还有这篇《给爸爸的一封信》。

孩子对爸爸的关心,简直不要太“感人”。

“健壮如牛”的身体、“万古长存”的祝福...

真不愧是爸爸“独一无二”的好大儿。



还有这篇《我的家》,一篇小作文,孩子用了14个成语。

先不说成语用的对不对,读起来却是很“顺溜”。


早上出门,我们一家人分道扬镳,各奔前程,晚上回家又殊途同归。

爸爸每天在工地指手画脚,妈妈每天在柜台来者不拒,自己每天在教室呆若木鸡。


哈哈哈哈,绝了,这真的不是搞笑段子嘛!



更厉害的是下面这篇《老师讲故事》。

老师讲的故事太过精彩,同学们竟然都“含笑九泉”了...



其实,从这几篇小作文中能看出来,孩子们是真的在努力地使用成语,想给作文添彩。

可是,成语一定要用对才精彩。

若是用不对,不仅会扣分,还容易像上面的作文一样闹笑话。

为此,家长们要多多重视孩子的成语学习。

除了教孩子说成语、写成语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真正理解成语的含义。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在学习上准确地使用成语,为自己加分。

02

成语,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如今,在中小学语文学习中,成语故事的相关考察也越来越广泛。

没有储存足够多的人文历史典故知识,肯定是不行的。

成语故事几乎是每一个孩子的必修课。

它涵盖内容之广,可以为孩子学习成长打下夯实的基础。

只是,父母往往不知道怎么给孩子讲,只能一两句话带过,想再往深里讲讲,自己也不确切。

父母讲不透,孩子不理解,也记不住,更别说运用了。

因此,很多孩子学成语,都是靠死记硬背。

但事实上,学好成语,真的不难。

跟着《米小圈快乐成语》学习,学成语就像听故事一样有趣。



有了它,孩子从此可以告别枯燥生硬的讲解和乏味的音乐,轻轻松松就可以高效学习成语。

好玩,又好学!

03

《米小圈快乐成语》

内容精心筛选,覆盖小学语文课标

本专辑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为蓝本,结合孩子的生活学习场景,精心筛选打造而成。

内容从课堂学习到日常应用,全方位覆盖。

不仅成语典故讲得精彩,而且还用心地将难懂的内容和简单的情景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愉悦中完成知识的输入。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孩子能够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从而丰富知识积累,提高文化素养。

这对于孩子在语文学科上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

尤其是作文,很多孩子的作文写不好,让老师和家长十分犯愁。

孩子熟练地学习了成语之后,就可以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作文中去,这样会对文章的文采增色不少。

家长们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用错成语而闹笑话了~

04

《米小圈快乐成语》

听故事学成语,轻松有趣学得快

一个成语就是一个故事。

《米小圈快乐成语》,200个成语典故,200个生活运用实例。



通过米小圈绘声绘色地讲述,极大地激发了孩子对成语的兴趣。

从故事引申到现实,让孩子在听完故事之后,就能把这个成语立刻收进自己的脑袋,将所学知识内化。

等到孩子在写作文或者平时说话中想用到它时,它就会自然而然地蹦出来。

慢慢地,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学习兴致也会越来越足!

05

《米小圈快乐成语》

随听随学,学习、提升能力两不误

有了《米小圈快乐成语》,父母再也不用对着书本枯燥地读故事。

利用碎片时间,随听随学,孩子三分钟就可以学会一个成语。

父母省心,孩子开心。

并且孩子在收听《米小圈快乐成语》的过程中,会在脑海中构建画面、注意言语的起承转合。

所以,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在无形中得到锻炼。

可以说,《米小圈快乐成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好伙伴。

06

戴尔·卡内基说:

“一个人的成功,约有15%取决于技术和知识,85%取决于口才艺术”。

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孩子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并准确地理解和运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同时,成语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与巨大的文化。

了解更多的成语,也有助于提升孩子自身的文化素养。

《米小圈快乐成语》,一流的内容、一流的音质,让孩子浸润式体验国学的魅力!

怎么样,有没有迫不及待地跟米小圈开始我们的成语世界之旅了呢?

从现在开始,跟着米小圈快快乐乐听故事,轻轻松松学成语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畿握碾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10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