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墩子、银杏王与白马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文面书生 发表于 2022-6-16 08:3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文面书生
2022-6-16 08:32:20 4991 1 看楼主
大墩子、银杏王与白马寺

文/冯凯军



7月24日,天气阴沉沉的,暴雨随时都有下的可能,但仍然热得厉害。汗流浃背,是目前最好的体征。



今天,彭城诗友孔伯祥君一行四人约我偕同去胡滩看望成朝柱老先生,成老待客犹如这暑天天气一般,热情洋溢,中午至“于家大院”盛宴款待。席罢,仍有意犹未尽之感慨,我提议可以去看一看四户的白马寺,听说寺院内有一棵古银杏王,非常有名堂,我也只是听说,而无缘一见,心里羡慕已久。提议一拍即合,同行的王丽和柴新红两位姐姐说正好可以见见家住四户的吴小莉妹妹,我随机电话联系了吴小莉,让她准备好给我们作向导。



我们驱车来到四户街头,接上风尘仆仆赶来的吴小莉,择路直奔白马寺。路不是很顺,七拐八弯的,偏乡僻壤的感觉,兼做司机的李彬诗友为了我们的安全,一路上和悖逆交通的行人较着劲,看得出来他是一位非常合格的司机。

吴小莉介绍说,要去白马寺,首先要经过大墩子,那里可以看一看。



大墩子,应该是大墩子文化遗址,经常在邳州的官媒上碰到,说是出土了好多文物,也是让我魂牵梦绕的一个去处,虽然地处一州,却也无缘一睹 。我想像着它现在应该是以一种什么样的面貌存在:热闹非凡的旅游景点抑或是豪华的村舍民居?想着想着,小车便停在了路边,说是大墩子遗址已到,我四处打量也没发现“址”在何处。吴小莉说就一个石碑立在那儿,周围都种上玉米。刚才心中几乎有一百个设想,但真没设想到久负盛名的大墩子文化遗址与一望无垠的玉米地有关,有一种遗憾暗暗起于心头。

我们下车,共同瞻仰了横空出世的石碑,这块石碑也是了解大墩子文化遗址唯一的根据。

身为徐州诗词协会副会长的孔伯祥老师不光诗词写得好,拍照也是一流,捕捉新闻背景也是独具慧眼。他从来没有因风景的不如人意而抱怨过,好像这些都与他无关,既来之则观之,总有一丝可取之处入心入肺,这便足矣。这种旅游心态,也许只有孔老师才可拥有,他认真的拍着照,四处搜寻着可能有价值的蛛丝马迹。

大墩子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邳州市四户镇竹园村东一里的高地上,方圆80余亩,高4.5米。1963年,南京博物院在大墩子遗址发掘了36天,发掘共出土石器56件,角、骨、牙器168件,陶器197件,发现墓葬44座,随葬品206件;

1966年,南京博物院在大墩子遗址发掘墓葬300座,出土3025件文物;1976年,南京博物院在大墩子遗址发掘墓葬211座,平均1.24平方米就有1座,出土器物1500多件,较重要的有玉雕猪头和兽头,禽身陶塑象等数件。

这些介绍,当然是来自百度,大概也是官方制造的,我们无缘得见,也许永远不得见。高隆的田野里,玉米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它们正在认真地孕育着自己的未来,它们的成果无论被人类如何利用,都会豪无怨言,这也许就是它们的宿命。面对成千上万个和我们一样前来瞻仰这块土地、石碑的游人,它们从来都是一言不发,任去任留与谁何干?缄口,难道真是为了保护自己吗?

孔老师是个“雁过留声”的人,每到一处都会作诗纪念,大墩子遗址当然不能例外,一阕鹧鸪天留给担负历史意义的大墩子遗址,合情合景合意,不枉此行了。

鹧鸪天·过访邳州大墩子遗址

悠久新闻各有闻,土墩隆起是遗存。千秋轶事千秋少,万户吟歌万户春。

寻古物,觅残痕,先民曾聚竹园村。农耕时代堪回味,省谒方知景致真。



我们喝了口水,压了压暑气和郁闷之气,收拾好精气神,重新登车继续前行,不多会,便来到了目的地。












白马寺,好雄浑的建筑,朱门红柱,飞檐斗拱,金字题匾,富丽堂皇,悠悠宝刹,果真有存世千余年的风范。门前台阶高耸,我们拾级而上,正门未开,侧门而入。入的门来,忽感内急,暗忖:佛门清净之地,怎可留秽物于身,排了,可以散怀抱,祛尘缁,消除一切烦恼。便问经常出入寺院的孔老师,可知此寺布局?厕所应在何处?要说孔老师最谙此道,他略一思索,径直带我往左首偏院而行。









白马寺,坐落于四户镇西北5公里处,据说于南北朝北魏正光年间建成,至今有1500年的历史。邳州白马寺原名大佛寺,相传唐朝薛仁贵东征时在寺东北银杏树上拴过白马而改名。历代屡有修建,民国年间被毁,曾发掘出元代碑刻一块。

该寺建筑规模为四围两进院落,后院大雄宝殿前有一株千年银杏树,呈环抱状,观之枝柯参差,张牙舞爪,无风生威。有关专家按雷击木断裸露的年轮计算,说是有一千七百年的树龄,比建寺还要早二百个年头。专家,是何等的了不起啊!此树高二十一米,树围三点八五米,年结果千余斤。被誉为“徐州最古老银杏树”、“中国最美十大古银杏树”之一。相传此树,国兴则荣,国衰则萎,被乡民视为神树,多有顶礼膜拜。其果实也与一般银杏果实迥异,被视为圣果。2016年11月,中国林学会授予此树“全国十大最美古银杏”称号,世称“银杏王”。



院侧果然有一具石雕白马,栩栩如生,睹物思人,余怀不已。突然想起一句诗:“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如今白马还在,当年那位叱咤风云、南征北战,替李唐打江山的马上将军薛仁贵英灵何往?他是否知道大佛寺因他拴马于此,更寺名改村名,都与他的坐骑白马有关?









我们怀着虔诚之心穿梭于寺内,不敢大声喧哗,只是轻轻地拍照合影,未有梵唱钟声入耳,只见僧侣交错而行,匆匆然,恍恍然。香炉中也没寻见香火的痕迹,炉灰清冷,面貌凄美。总觉寺僧太懒,禅课业已荒废,或许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我们,而不是参禅悟佛,和白马、古树一样,供人观赏。若不是池中那几朵青莲,莲下那几尾游鱼,还真成了佛门清净之地了。

我曾经写过一句诗“俗眼观花花不美,尘心对月月空明”,写的是别人看我的态度,而今用在我看古寺也正贴切。我不是心存偏见,见庙烧香,遇寺拜佛,我也是懂的。达摩说: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我乃凡尘俗子,杂念萦系,恐辱佛门,不敢太多妄言。

我能做的,只有填词一阕,以记此行或以期佛光永照:

摊破浣溪沙·银杏王与白马寺

银杏繁阴古树王,饱经风雨历沧桑。薛礼征东拴坐骑,是行藏。

自此寺名更白马,千年佛号诵斋堂。宝刹悠悠香火盛,喜光扬。

听说寺南有高滩,古时常有凤凰落于滩上,以呈祥瑞,故名凤凰滩,其村亦名凤凰庄。高大上的村名,极具吸引力,心旌为之摇曵,想去,天色已晚,雨意缠绵,说下就下,还是打消念头吧!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留点遗憾在心头,也许是件快乐的事呢!

天公作美,雨欲下而一直未下。我们返回,大雨便倾盆而至。白马寺,银杏王,难道真的那么灵验?阿弥陀佛……

2019年7月31日寅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末夏向日葵 发表于 2022-6-16 08:34:0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末夏向日葵
2022-6-16 08:34:08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文面书生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4991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