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集邮、写信的日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22-6-17 08:17:28 6570 0 看楼主
集邮、写信的日子

黄静/图文



那天在抖音上看一个朋友分享收集的邮票,我忽然想起来我也是集邮爱好者。只是嫁为人妇后,就没有再去弄这些。看着她的邮票很多和我是相同的,更觉得倍感亲切。接着去翻箱倒柜的去找我的集邮册,还好还好,它还安安静静的在书柜里。打开看看我的那些邮票,似乎每一张都有一个故事。那张1993年第一届东亚运会吉祥物的邮票,是邻居大哥在上海打工,给家里写信,信封上贴的邮票。那个时代没有手机,电话也不是一般家庭都装的起的。大家出门在外,都是靠写信报平安诉思念,有急事就发电报!三婶当时拿着这封信来找我,三婶不识字,三叔赶集去了。思儿心切的三婶让我念给她听,我给念完了,看到信封上的邮票很好看,便问三婶要了下来。当时我见的邮票很少,平时写信贴的都是上海民居的邮票。一下看到弄好看的,激动的了不滴,小心翼翼的揭下来,宝贝了好长时间。那两张佛像的邮票是姐姐给我的,一个面值十元,一个面值五元。那个时候我才知道还有弄大面值的邮票。

上班以后,厂里分来了一个小伙子,他也喜欢集邮,知道我集邮后,送我一套1989年儿童生活图的邮票,一套四张,现在发现少了一张,那一张不知道弄哪里去了。这小伙子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只知道是燕子埠人,愿他生活幸福美满!翻看这些邮票,好像回到了从前,那些写信的日子。写好信贴上邮票,投进绿色的信箱,便开始了期待。期待是一种幸福,是现在秒回体验不了的滋味。如果说秒回是快餐,那么等信就是炖红烧肉。

记得当初我和梅子相距几里路,两个人还经常写信,我给她写过几句话,现在我俩还能记起,“为了一日三餐,为了身上衣衫,我们相隔很近,却不能常常见面……”如今想起来真是可笑,有点少年不识愁滋味,为做新诗强说愁的意思。如今人到中年才是那几句话真实的写照。很久不写信了,很久没提笔了,提笔也是提笔忘字了。从最初寄信八分,到两毛,到五毛,到八毛……以后就不知道价格了,再写没写过信,再也没收到过信。信似乎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不知道邮局门口的信箱还在吗?写信收信集邮的日子,已成为生命中远去的美丽风景。

乡村 | 文化   邳州图话   文学 | 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657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