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3月1日到4月13日,上海累计本土新冠确诊病例1208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71780例,目前疫情依然处于高位运行,不知道拐点什么时候才能来临?
![]()
数据来自上海发布公众号
这段时间,对于在上海的人来说,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疫情相关,如:物资的问题、抢菜的经历、解封的日期、魔幻的母女、棒杀的柯基、医疗的挤兑、拉胯的管理,等等等等。
上海这座城市生病了,而且还病的不轻,网上有成千上万的病因分析,也有不计其数的个人建议,看了之后,真的是恨其不争,哀其不幸,自己也充满了很多的抱怨,抱怨疫情的数字还在上涨,抱怨小区还是不能解封。但,最近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外在的环境和疫情一直不变,那我能有什么变化呢?想到这里,就觉得之前的抱怨,毫无意义,除了耽误时间,影响情绪外,并没有什么卵用。
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事情是:怎样让自己的家人不被感染?怎样让公司能够正常运转?怎样让员工按时拿到工资?怎样找到办法,在现有的条件下,还能向上生长?疫情是让我们的生活、工作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当然可以抱怨,但关键是,何时停止?
基本上每一代人,都会觉得自己所处的时代,没有什么机会了,自己没赶上这个风口,又错过了那个时机,进而懊恼沮丧,并陷入无休止的“早知道”当中。早知道这样,早知道那样。这种思维模式,是典型的结果论,是一种搞不清楚因果关系的认知偏差。
如果结果是好的,就觉得当初的决定是对的,如果结果是不好的,就觉得当初的决定是错的。自由恋爱有反目成仇的,包办婚姻有美满幸福的,结果论者,会把不好的结果,归咎于婚前结合的形式。虽然看似有相关性,但这根本不是必然性,所以结果论很荒谬。
我们这一代人,到底有没有机会呢?当然是肯定的,但有的前提,一定是先放弃错误的认知。如:对时机的执念。认为自己一定要把握时机,不能错过,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但真实的情况是,所谓的时机,我们是根本把握不住的,时间才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很多人对时机的判断,其实都是主观的,说白了,就是一种投机性的行为。如股市连涨半年了,后面一定下跌;或者连跌半年了,后面一定上涨,这些都是主观假设,是根本没有理论依据的。创业也是如此,伟大的企业,都不是靠所谓的时机把握,而是靠长时间的积累、无数次的煎熬熬出来的。你像谷歌这么伟大的企业,创始人当年也是看不到什么希望,想卖也卖不掉,最后靠硬撑,才撑到了转机的出现。腾讯、华为、特斯拉也是如此。
世界的进步,都不是靠突然的突破,而是靠渐进式的,迂回式的交叉前行。有时候即使当下已经有了改变世界的技术,人们在当时也不一定当回事,而是要在漫长的时间里,反反复复、进进退退,才能逐步积累巨大的力量。
看一看电动汽车,它与燃油车,几乎是同时问世的,但在1920年就彻底的退出了历史舞台,直到特斯拉的出现,才有了今天的市场局面。期间,蛰伏了100多年,而当这个局面被打开后,很多车企才觉得电动汽车是理所当然的。也就有了很多人所谓的“早知道”,早知道早点布局电动汽车及相关产业就好了,然并卵。
结果论是人性的弱点,很多人就是利用这个弱点,来诱惑你,向你推销,你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也不能错过那个机会,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机会了。于是在这样错误观念的引导下,你也感觉自己被未来给抛弃了。就好像你在失恋时,觉得这一生都不会再有爱情了。
想要修正这个弱点,就要承认:世界的改变,是逐渐演化而成的,而非一蹴而就的。所谓时机的把握,只代表有些人,比犹豫者更有勇气,能先行一步。至于这先行者,能不能成功,那又是另外一件复杂的事情了。只不过当这些先行者,与犹豫者拉开差距时,犹豫者就会觉得自己错过了时机,其实犹豫者心里也明白,真实的原因是自己受了差距的打击,而不敢行动,或者忘了行动。
行动是第一位的,想法是不值钱的,几乎所有好的想法,要想落地,都会被现实给毒打,被社会给修正。为什么有很多人只想不做?是因为行动很痛苦,在想法与现实之间,路还非常的遥远。
汽车后市场,未来还有机会吗?答案是肯定的,当然这种有,一定是建立在善于感知需求,善于相互协作的基础上。
有句话说的很好:上等之人人帮人,下等之人人踩人。当你认为,踩下别人,可以提高自己的生存处境时,你就会进入一种互害的模式,你伤人一千,也会自损八百,这样的行为,让大家都处于双输的局面。这种行为之所以会存在,源于人性的弱点:嫉妒、自私、看不得别人好,虽然这很符合人性的本能,但这不符合商业的规则。
之前听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得到了神的许诺,可以答应他的一个要求,但条件是,他的邻居所得,是他的两倍。此人思考半天说到:请挖掉我的一只眼睛。人踩人,看不得别人好,会让人的内心滋生邪恶,这不仅害人,也是害已。
如果说人踩人,是人性的本能,那人帮人,就是后天习得的。我们通过师长的教育、社会的历练,逐渐明白世界的运行规则,那就是,只有先给予别人,自己才会得到更多。于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优点、善于交换彼此长处、善于满足他人需求的人,更能在互助的关系里从中受益。一个善于人帮人的人,在他的世界中,所有的能人都是他的朋友,所有的条件都是他的资源,那如果想做什么事情,是不是比人踩人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呢?
汽车后市场,不仅是一个链条很长的产业,也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它不仅需要汽车厂家、4S店、保险公司、修理厂、配件商相互协作,也需要快修快保、洗车美容、贴膜改装服务补充。在这些协作与补充里,是需要依赖大量的人参与的,而只要有人参与,市场就肯定有机会。另外,对于车主来说,他们不仅有产品的需求,也有心理的诉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服务体验。
如果说汽服店,过去拼的是技术,现在拼的是营销,那未来拼的一定是服务。因为技术和营销,都是可以复制的,而服务,是模仿不来的,就像海底捞,你是学不会的,它是源于基因的,就像一根香蕉,是变不成苹果的,除非它的基因就是苹果。配件商也是如此,如果之前拼的是货源,现在拼的是渠道,那未来拼的也一定是服务。服务的好与不好,客户是有很强的感知能力的;而你是人踩人,还是人帮人,客户同样也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
所以,市场有没有机会,并不在于别人给或者不给,而是在于,自己选择的是人帮人,还是人踩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