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说“乡农”不儒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文面书生 发表于 2022-6-24 07:2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文面书生
2022-6-24 07:29:51 7573 1 看楼主
谁说“乡农”不儒雅

文/衡敦壮



儒雅是一种优秀品格,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早已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之中,“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就是对儒雅品格最好的诠释。人们印象中的儒雅之士都是满腹经纶、出口成章、彬彬有礼的读书人,他们往往都是饱学之士,行为有着非同一般的格调,他们是知书达理、品格高尚、遵守道德的典范。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似乎儒雅二字与生活在农村的庄稼人无缘,那么在农村、在乡间到底有无儒雅之士,乡间农人之中是否存有“儒雅”之风呢?

我就是一位出生在农村,生长、学习在乡间,并且一直生活工作在乡镇的庄稼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这片祖居的黄土地。因此,对故乡的山水,对家乡的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乡间、对农家、对乡亲、对农人有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虽然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忙碌在田间地头,有的时候甚至会为一日三餐而发愁。但是,在他们之中却不乏儒雅之士,就是那些虽因各种原因未走出乡间、走向仕途,但却苦守乡野、甘受清贫、对人有礼有节,做事讲究分寸的“读书人”。他们一直在乡间传播着文化、弘扬着正气、引领着风尚、延续着儒雅。他们有气节、有骨气,大多都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们为人正直,做事凭良心、守信用,不去阿谀奉承,也不会攀高结贵,更不做趋炎附势。他们严守着做人的道德底线,始终谨记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信守“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道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踏踏实实做一个“乡间儒雅人”。

在《汉语词典》中,把儒雅解释为学识深湛,气度温文尔雅。其实,学识深湛和气度温文尔雅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只有学识深湛才能真正地做到气度温文尔雅;而气度的温文尔雅,则是学识深湛的外在表现。而儒雅也是一个男人应有的气质,人们很难想象一个行为粗鲁,出口成脏的人受到过何等级别的教育,也不会把他与“有文化”联系在一起。记得有一句古话:“腹有诗书气自华。”男人的儒雅就是那种饱读诗书自内而外渗透出的一种内敛风度。那么,读书人有多儒雅?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才思敏捷、风流调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虽然他们在仕途上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但是他们的风骨,他们的儒雅也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心中的偶像。



儒雅也是一种特有的修养,《国风》一篇有这样的话:“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意思是说男人的阳刚美中多出了温和、儒雅,一个男人若有温和之心、平和之态、谦和之境才可谓之为儒雅的男人。一个农村人或者是在乡村走出去求学、求职的农家子弟,不管官居何职工作在什么岗位,一定要有谦卑之心,别忘了根本,别忘了祖训,以爱民之心,儒雅的形象亲民、爱民、为民。与百姓拉近距离,根植于沃土中,便会察民情、达民意、解民忧、得民心。如开国领袖毛泽东,一代伟人周恩来,革命前辈任弼时等,他们哪一个不是“官高不失君子相,位重尚显儒雅风。”再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他们都是出身农家子弟,又是又不失书卷气的儒雅之士。还有一大批从农村走出来求学,然后又回乡创业扎根在农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年轻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儒雅之气――中华魂。

儒雅还是一种风度,它不仅是在得体的言行举止,更是源于内心的品质。儒雅的男人对自己认准的事业有一种韧而不舍的追求,他们的思维,他们对待事业的态度,比一般人更积极,更主动,更持久也更具有创造性。一个儒雅的男人,他永远不会辜负自己脚下的土地,他们无论对待工作还是对人,都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因为他心中有爱、脚下有根。儒雅是他们的天性,不俗的修养会让他们一直以儒雅的姿态示人。他们就象生长在沼泽地上的芦苇坚强柔韧,他们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坚持着自己的方向,又保持着那一份温存。他是坚强的又是温和的,他会用满腔痴情儒雅地对人对事,竭尽全力去保护他身边应该保护的人。

置身乡野、身居陋室,牢记使命,不忘初心。乡间儒雅之人潜心学习、注重修养,努力做一个传播正义的文化使者,把传统文化、中华美德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在文明城市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尽职尽责。要想做一个儒雅之人,首先就要提升自身的修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个有修养的人,格守自己的界限,什么情况下都不会逾越本分,更不会冒犯他人。他应该有对人的热忱和谦和的心态,当然,谦和不是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诚如:“君子儒雅,温和有礼,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居于谷而不自卑。”

当今的社会,由于生活的快节奏,很多人忙于生计而忽略了学习,有些人比较浮躁,缺少必备的文化修养,不能潜心学习,更不能坐下身来系统地读一些好书及历史经纶。更不知道“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如今倡导全民阅读活动,有乡镇领导拥有战略眼光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热心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镇建读书社,村办农家书屋,开办“道德讲堂”并请乡贤授课,大兴学习之风,提助儒雅之气。一个社会、一个地方,如此酷爱全民阅读,儒雅之风就会盛行。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文明城市、文明乡镇、文明村庄,尤其需要广大居民具备儒雅气质。弘扬儒雅品格,是进一步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必经之路径。一个儒雅之人,必定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其言谈举止,无不透出智慧和灵魂。儒雅之人就是建设文明社会需要的人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让我们尊重乡贤,推崇儒雅。大家行动起来,学习传承、注重修养,都来做一个儒雅之人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hopeness87 发表于 2022-6-24 07:31:3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hopeness87
2022-6-24 07:31:35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文面书生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7573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