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闲读偶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晚景入寒窗
2022-7-4 08:43:43 9995 0 看楼主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闲  读  偶  记

陈希/文  枫声/插图摄影



清代人李渔著《闲情偶寄》,共八个部分,论述了戏曲歌舞等艺术与生活的各种现象,并阐述了自己的主张,是一部养生学经典著作。

吾辈闲读,偶有记述,读的杂,记的乱,非为寄傲,纯属打发时光。

最近在读一本书,主人公以现代人身份穿越古代圣贤大陆,其诗词文赋琴棋书画俱工。我从小读书驳杂,对这本书代入感很强,除古诗词涉猎广泛一点,其他部分只是在长年读书的过程中,一鳞半爪,偶有记述,认真拜读后受益良多。

提及书法,想起一些往事来。

我老家在沂河东岸,白马河边,一个叫小河圩的小村庄。白马河东岸,是老二房祖居之地,叫做小街村,是小河村的属地。

我家书香门第,耕读世家,在我记忆里,家族每一个人从小都要练习书法,初学有成后,再选择一个大家来临摹。

解放前长大的父辈及堂兄们,要求更加严格,其实这世上真正有天赋的人少,更多都是靠后天努力。可以说,我们家族,会写一首好字往往都是打出来。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都夸赞他的聪明伶俐,很少赞扬其努力。天赋恒定,赞扬不会让其增加或者减少,努力不同,只有不停勉励,才会有所助益,成为前进的动力。

我的长房大爷陈公启五,写的一手好字,临摹的欧阳询,沂河两岸名气很大,其19岁任沂东区区长,是邳州早期同盟会会员,和大顾家村顾视哲同学同乡,相交甚笃。

北院二大爷陈公兆五,解放后的老运中高中毕业,63年之后,已婚不给参加高考,后做了民办教师,其习练的是柳体。

我父亲从小练习的颜体,我叔父运师毕业,练的是赵体。其他如北院子的大爷、东院子的大爷、长房长孙的大哥,当教师的两个二哥、我大姐等,都写的一首好字。

这个传统被文革中断了,文革后成长起来的一二代,只有我叔父家的哥哥,坚持不辍,大学和工作后一直练字,会写大(毛笔)字,其他十几二十个学有所成的兄弟侄子们都不会,当然也包括我。

我岳父是运师毕业,张老师从小跟着练字,习的是柳体,尚可。

刚考上大学那会,父亲曾委托表姑夫曹公昌惠,引荐我拜师省书院一个著名书法家为师,被我拒绝了。

大学时代,同舍世栋兄、启明兄、劲松弟都是书法爱好者,而且喜欢篆刻。宿舍里两个笔桶,一个放毛笔,一个放刻刀。耳濡目染,我也熏陶了不少,尤其是明清时代的书画大家,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我年少时候喜欢王羲之的行书,又偶尔搀杂点隶书,年轻时候的硬笔和板书还算入眼,毛笔不能看。

二年级开始学书法,学了三四年,上中学后再也没有摸过笔。上大学,毛笔字是必修课,跟着宿舍几个人练过几天,当时老师姓董,书法大家,我虽然不会写字,但是会聊天,每每说来头头是道,课间跟老师聊得很愉快。毕业后惊闻董师英年早逝,郁闷了好久。

记得当年言及欧阳询为大欧,世栋兄笑话我,我竟无言以对。一个不会写毛笔字的人天天夸夸其谈,之后就老老实实去做自己熟悉的事情了。

我性格偏动,不喜静,喜欢一群人,狐朋狗友,打球、喝酒、聊天、打牌、郊游、游泳……

但是读书的时候,却可以一坐下就是一整天,沉浸书中,仿佛活在另外一个世界中。

小时候,搞到一本书,偷偷溜到河边,树影婆娑,水天相接,游鱼水草,禽鸟逍遥……

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我在书中,浑然不知。天色渐晚,等到偶尔闭眼,再睁开时什么都看不见了。

琴棋书画,都是讲究天赋和家学渊源,这些我都没有。

初中痴迷过象棋,大学时候跟国祥兄一起学过围棋,仅仅入门。

小康从小渴望学习钢琴,那会家穷,依然不具备条件。后来他自学吉他,也学会了识谱。

这个遗憾只有到孙辈才能弥补了。

人生苦短,余生却又很长,我不知道往后的三十年该如何来打发时光。

球快要打不动了,书还可以再读三十年。

我觉得我还年轻,还能再干几年,孩子们也还喜欢我。一个学生告诉我:“如果允许同学们自由选课,您的学生可以排到巴黎。”到巴黎实属夸张,从二楼排到学校大门口的自信还是有的。

可惜,这个世界要的不是“你觉得”,更不是“我觉得”,而是“他们觉得”。

借用一句名言来结尾吧——

“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终究是那帮孙子的。”

(2022.7.2)



邳州图话

编辑微信|zijinchina

乡村 文化 文学 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晚景入寒窗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999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