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增程式撑不起理想和跨界,DHT带不动哈弗与魏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33u3239u9 发表于 2022-7-27 08:25: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33u3239u9
2022-7-27 08:25:31 4093 0 看楼主
当2022年7月进入下半段以来,魏牌汽车CEO李瑞峰在网上就增程式电动车的技术路线大书特书。这样的做法,也让魏派汽车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较高的品牌曝光度。而在最近,李瑞峰接受了国内某头部汽车媒体采访,并且在访谈上再次谈到增程式电动车。




李瑞峰表示,长城汽车之所以不考虑增程式混动的技术路线,原因是“匠心是企业的责任和担当”。针对此事,理想汽车公关部社交媒体总监“硬哥”直接回怼,他表示长城家族的DHT车型销量还没有比亚迪DM-i的零头,DM-i不仅“没有这么多废话”,而且“接单到手软”。




事实上,在如今的乘用车市场,车企们如果仅仅依靠出色的技术实力的话,也未必能够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作为自主品牌领军企业的长城汽车,自从品牌成立以来,始终就在技术研发领域有着深入而又广泛的探索。然而在最近2年来,尽管长城汽车的股价曾经像特斯拉一样坐上了火箭,但自家新车的销量表现确实不怎么理想。尤其是在代表着当下乘用车行业转型方向的新能源赛道,长城汽车无论是DHT混动车型还是纯电车型的销量都不怎么理想,然而,作为一家民营车企,可见这样的长城汽车确实承受着不小的压力。




作为局外的旁观者,眼看着李瑞峰增程式混动“开炮”,我们诚然可以选择“不站队”,但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去站在长城汽车、理想汽车或是问界的角度去分析为什么这些汽车圈的公众人物要就增程式混动技术展开一场舆论战。值得注意的是,李瑞峰“开炮”以后,还在网上晒出了自己购买问界M7的购车发票,因此我们也有理由去推荐,李瑞峰之所以要“开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为自家品牌的技术实力与车型产品一个发声的机会。而对“硬哥”而言,他受雇于理想汽车,面对着不利于自家品牌的言论,“回怼”也是情理之中。




事实上,正当李瑞峰还在讨论增程式混动的技术价值并不实用的时候,被“硬哥”拿来当正面教材的比亚迪,也在新能源领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突破,因为在近日,比亚迪旗下的纯电动车型正式进入日本市场,这一点对中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确实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事实上,无论是长城汽车还是比亚迪汽车,在早些年刚起步时,都曾有过“卧薪尝胆”的艰难岁月,而今全球车市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阶段,以长城、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也终于有了“翻身机会”。




诚然,增程式混动技术也在一定程度加剧了国内市场的燃油消耗,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让新能源汽车产业真正达成愿景。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靠着增程式混动起家的理想汽车,尽管第二款车还是增程式,但是早在去年港股上市的时候,就在招股计划书中也交代了公司未来将会推出纯电动汽车。可见对于理想汽车而言,如果想要让投资者相信自身的长期价值,那么仅仅依靠增程式电动车也是行不通的。




近些年来,长城汽车在国内市场的确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尽管自家一向擅长的SUV和皮卡的产品线也曾推出了多款颇具话题性的中高端车型,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眼下的长城汽车也确实存在着“上不去”的销量困境。事实上,一家车企想要让自家的新车“卖出去”,靠的也不仅仅是自身的技术实力,在产品定位、客户服务等方面是否能够真正考虑用户的感受?是否能给到用户应有的体验感?诸如此类问题,也会对车企的销量表现产生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此时此刻,长城汽车与同行们的“隔空较量”或许也才刚刚开始。在李瑞峰之后,或许整个长城汽车团队也会在品牌营销等领域进行一些“意想不到”的动作: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国内车市,长城汽车确实要在营销方面多做一些功课,当然了,如果在营销之外,不重视自家产品的技术实力,不重视在市场的客户服务,那么到头来长城汽车也很难达成自身的愿景与终局,并且甚至会因为这些“过度营销”的举动,导致消费者对自家品牌的反感甚至是厌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33u3239u9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09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