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上交所债券项目信息公示平台显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准备发行的小公募债券项目已经被受理。根据募集说明书,吉利此次发行规模为不超过150亿元,在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用于偿还有息债务、补充流动资金及收购资产等用途。据悉,本次发行完成后将全部用于偿还短期债务,那么问题来了,光鲜的吉利为何急于募资还债呢?
![]()
根据吉利目前的市值来看,吉利市值为1600亿港币左右,而此次债券募集规模达到了150亿人民币,这一规模几乎是吉利整个市值的10%,此次融资规模堪称巨大。本次150亿募资中,一年期以上公司债券面值总额不超过130亿元;短期债券不超20亿元,可以说从这一点来看,吉利在尝试管理其庞大的债务以更长期限的固定利率债券来缓解公司的流动性压力。
![]()
从负债方面来看,截至2019年度末、2020年度末、2021年度末和2022年1-3月末,吉利控股资产负债率为69.57%、68.62%、66.73%和66.86%。负债总额分别为2752.62亿元、3331亿元、3457.92亿元和3418.89亿元。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吉利控股整体的负债出现了大幅跃升。
![]()
吉利在此次的债券募集说明书中也坦陈,今后如果吉利控股资产负债率持续升高或者长时间在高位运行,而公司的营收增长又不能跟上债务增速的话,吉利控股的偿债能力将面临更大压力,甚至导致偿债能力的下滑。换句话说,吉利如果不优化债务结构的话,那么债务危机对吉利来说是有可能发生的。
![]()
吉利对其债务规模迅速增长的担忧不无道理。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1-3月,吉利控股分别实现营业利润184.83亿元、164.33亿元、145.49亿元和24.57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141.91亿元、131.97亿元、115.23亿元和19.68亿元。从利润表现看,虽然近两年来的新能源浪潮极大提升了造车新势力的估值,但新能源浪潮并没能让吉利受惠,反而是新能源领域的竞争给吉利带来了更大的支出压力。换句话说,吉利目前的新能源尝试如极氪、几何汽车,目前在销量上虽有起色,但是在利润上仍不能反哺母公司,还处于赔本赚吆喝阶段。
![]()
截至2021年年底,吉利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为180.75亿元,占有息债务的比例为55.72%。这一比例相对较高,如果成功完成150亿债券的发行,那么覆盖今年的到期债务的压力将大为减轻。
但不管如何,吉利从资本市场融资得来的钱终究是要还的,而且还要搭上利息的成本。纵使是吉利通过票据来延长零部件厂商的应收账款账期这种方式,债务终究有还的一天,如果吉利的主营业务不能重拾增长,那么债务规模还将如雪球般继续滚大,那样的话吉利怕是会面临债务压顶的糟糕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