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胡适:略谈人生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丁8857 发表于 2022-8-22 14:47: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丁8857
2022-8-22 14:47:17 36505 14 看楼主
读书人的精神家园:每天一篇名家散文/随笔/经典短篇/语录,涵养心性,变化气质。



每个人可以说都有一个"人生观",我是以先几十年的经验,提供几点意见,供大家思索参考。
很多人认为个人主义是洪水猛兽,是可怕的,但我所说的是个平平常常,健全而无害的。干干脆脆的一个个人主义的出发点,不是来自西洋,也不是完全中国的。中国思想上具有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可以与西洋思想互相印证。
王安石是个一生自己刻苦,而替国家谋安全之道,为人民谋福利的人,当为非个人主义者。但从他的诗文可以找出他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为己的人生观。因为他曾将古代极端为我的杨朱与提倡兼爱的墨子相比。在文章中说:"为己是学者之本也,为人是学者之末也。学者之事必先为己为我,其为己有余,则天下事可以为人,不可不为人。"
这就是说,一个人在最初的时候应该为自己,在为自己有余的时候,就该为别人,而且不可不为别人。
十九世纪的易卜生,他晚年曾给一位年轻的朋友写信说:"最期望于你的只有一句话,希望你能做到真正的、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你有时觉得天下事只有自己最重要,别人不足想,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成器。"



另外一部自由主义的名著《自由论》,有一章"个性",也一再的讲人最可贵的是个人的个性,这些话,便是最健全的个人主义。一个人应该把自己培养成器,使自己有了足够的知识、能力与感情之后,才能再去为别人。
孔子的门人子路,有一天问孔子说:"怎样才能做成一个君子?"孔子回答说:"修己以敬"。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要把自己慎重的培养、训练、教育好的意思。"敬"在古文解释为慎重。子路又说,这样够了吗?孔子回答说:"修己以安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先把自己培养、训练、教育好了,再为别人。子路又问,这样够了吗?孔子回答说:"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培养、训练、教育好了自己,再去为百姓,培养好了自己再去为百姓,就是圣人如尧舜,也很不易做到。
孔子这一席话,也是以个人主义为起点的。自此可见,从十九世纪到现在,从现在回到孔子时代,差不多都是以修身为本。修身就是把自己训练、培养、教育好。因此个人主义并不是可怕的,尤其是年轻人确立一个人生观,更是需要慎重的把自己这块材料培养、训练、教育成器。
我认为最值得与年轻人谈的便是知识的快乐。一个人怎样能使生活快乐。人生是为追求幸福与快乐的,《美国独立宣言》中曾提及三种东西,即就是(1)生命,(2)自由,(3)追求幸福。但是人类追求的快乐范围很广,例如财富、婚姻、事业、工作等等。但是一个人的快乐,是有粗有细的,我在幼年的时候不用说,但自从有知以来,就认为,人生的快乐,就是知识的快乐,做研究的快乐,找真理的快乐,求证据的快乐。从求知识的欲望与方法中深深体会到人生是有限,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人生,去深求无穷的知识,实在是非常快乐的。



二千年前有一位政治家问孔子门人子路说,你的老师是怎样的人,子路不答。后来孔子知道了,说:"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你的老师'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从孔子这句话,可以体会到知识的乐趣。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澡堂洗澡时,想出了如何分析皇冠的金子成分的方法,高兴得赤身从澡堂里跳了出来,沿街跑去,口中喊着:"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这就是说明知识的快乐,一旦发现证据或真理的快乐。英国两位大诗人勃朗宁和丁尼生有两首诗,都是代表十九世纪冒险的、追求新的知识的精神。
最后谈谈社会的宗教说,一个人总是有一种制裁的力量的,相信上帝的人,上帝是他的制裁力量。我们古代讲孝,于是孝便成了宗教,成了制裁。现在在台湾宗教很发达,有人信最高的神,有人信很多的神,许多人为了找安慰都走了宗教的道路。我说的社会宗教,乃是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此种观念,就是三不朽:立德,是讲人格与道德;立功,就是建立功业;立言,就是思想语言。在外国也有三个,就是 Worth,Work,Words。
这三个不朽,没有上帝,亦没有灵魂,但却不十分民主。究竟一个人要立德,立功,立言到何种程度,我认为范围必须扩大,因为人的行为无论为善为恶都是不朽的。我国的古语:"流芳百世,遗臭万年",便是这个意思……因此,我们的行为,一言一动,均应向社会负责,这便是社会的宗教,社会的不朽……我们千万不能叫我们的行为在社会上发生坏的影响,因为即使我们死了,我们留下的坏的影响仍是永久存在的。"我们要一出言不敢忘社会的影响,一举步不敢忘社会的影响"。即使我们在社会上留一白点,但我们也绝对不能留一点污点,社会即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的制裁者。
本文选自:《胡适经典文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德卡的螺丝起子 发表于 2022-8-22 14:47:57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意思是不必修己,生下来就应该去为他人。请问你是天生的圣人吗?不修己又凭什么能够有尺度有准则地去做事情?一篇错误的批判式的谬论,细读之,完全一无准则的糊涂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Lt桂马_holy 发表于 2022-8-22 14:48:48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Lt桂马_holy
2022-8-22 14:48:48 看楼主
学贯东西,信手拈来,视野多么开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沈老师2017 发表于 2022-8-22 14:49:25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沈老师2017
2022-8-22 14:49:25 看楼主
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后飞的菜鸟 发表于 2022-8-22 14:50:51 | 只看该作者
5#
后飞的菜鸟
2022-8-22 14:50:51 看楼主
这才是适合一个正常人的价值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gushandonglu 发表于 2022-8-22 14:52:20 | 只看该作者
6#
gushandonglu
2022-8-22 14:52:20 看楼主
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邶几台 发表于 2022-8-22 14:53:11 | 只看该作者
7#
邶几台
2022-8-22 14:53:11 看楼主
收下慢慢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蜗牛耍漂移 发表于 2022-8-22 14:54:48 | 只看该作者
8#
蜗牛耍漂移
2022-8-22 14:54:48 看楼主
冒死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霊魂♂ 发表于 2022-8-22 14:55:13 | 只看该作者
9#
霊魂♂
2022-8-22 14:55:13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singleman007 发表于 2022-8-22 14:56:37 | 只看该作者
10#
singleman007
2022-8-22 14:56:37 看楼主
胡适看的透啊,不然也不会有面包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丁8857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6505 | 回复:14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