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关公土山约三事,忠义永流传#邳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邳州信息网888 发表于 2022-9-23 17:4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邳州信息网888
2022-9-23 17:46:56 7275 0 看楼主
关公在三国演义中不只是神一般的存在,而是已经成神了。观其一生,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土山约三事、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在走单骑、单刀赴会、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败走麦城等,无不充满传奇色彩。
在徐州,关公在徐州时称不上战神,却是忠义的化身。关公最主要的事迹或者说故事则发生在邳州。笔者多次来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的县级市邳州,这里历史悠久,地处要冲,战事不断,并多次作为区域首府,当地人称大邳帝国。这里的关公文化印记还是比较特殊的,当年有名的“邳州大曲”,酒瓶上就是关公像。



而最具代表性的关公文化符号是当地土山镇的关帝庙,土山镇位于邳州市南部,距市区15千米,土山镇是苏北历史名镇,是演义中曹操兵困关羽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一章中,关公困土山,张辽劝降,关公约三事的记述,使土山镇驰名中外。毛主席在徐州时,都要了解一下。在明朝,在土山建了关帝庙一座,后于崇祯朝及清代雍正、道光朝和民国作过修复。新中国建立后也曾多次大修,关帝庙位于土山顶,分大殿、中殿、前殿。当时是全国第二大关帝庙,现在仍是江苏省最大的关帝庙,2005年被列为江苏省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中所约三事为“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吾今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从研究历史的角度,这些约定当然是不见史实的,但在邳州战败降曹是史实,《三国志·蜀书·关羽传》的原文记载是“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毕竟刘备作为空降的徐州领导,根基未稳,不堪一战。但关公的忠义形象却因之饱满越来,包括笔者认为这是三国演义中,体现关公忠义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土山约三事”虽然只见于演义,但此情景影响之大,流传之广,让土山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淮海战役的进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初期,黄百韬兵团曾在此顽抗华野大军,黄曾命64军军长刘镇湘驻防土山,刘镇湘觉得不吉利,就是因为当年关公在这个地方投降了曹操,是关羽兵败之地,自己驻守这个地方不吉利,拒绝执行。后来,土山成为华东野战军前沿指挥部所在地,粟裕是不信邪的,碾庄战役的胜利,也证明,关公还是站在人民的一方的。
关于关公的忠义,毛主席说:曹操为了收买他,费了多少心机!可是,关云长一得到刘备的消息,立即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成为千古美谈。关羽的忠义与共产党员对党组织的忠诚是有其相通之处的。可以算是对关公的肯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邳州信息网888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727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