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造车失败后转向汽车零部件,格力电器找到了业绩增长新动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3063976716 发表于 2022-11-5 06:4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3063976716
2022-11-5 06:41:28 10389 0 看楼主
近期,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格力已经向特斯拉提供底盘等零部件供应服务。其实这不是格力第一次切入新能源车赛道,早在还没有收购盾安环境时,格力就已经打起了造车的念头,那么空调业务增长乏力的格力会将新能源零部件业务作为主营业务吗?



就目前来看很有可能!早在2016年造车新势力尚未如今天这般耀眼时,格力就已经进军新能源车领域,当时的格力计划收购银隆新能源从而切入电动巴士领域与比亚迪展开竞争。但没成想这一收购计划被格力的小股东联手否决,气得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当场发飙。




随后董明珠质押其持有的格力股票自掏腰包与王健林、刘强东一起投资了银隆新能源,到2017年5月,董明珠已经成为银隆新能源的第二大股东。但由于银隆新能源前控制人职务侵占再加上其所处的碳酸锂电池技术路线不被市场认可,因此银隆新能源的产能销量扩张一直举步维艰,造车始终未能步入正轨。

或许是考虑到作为外行切入造车存在行业壁垒,格力另辟蹊径决定做汽车空调业务。2021年11月,格力开始举牌上市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盾安环境,并一举拿下其4.1亿股股票,而盾安环境是全球汽车制冷部件领域的佼佼者,随后格力成功切入汽车电源热管理赛道。




董明珠对此直言道,格力利用自身在技术、产能和人才上的积累,把空调“核心科技”复用到包括新能源汽车、热水器等领域,等于是拆开了卖空调,取得了显著效益。董明珠此言非虚,根据格力电器今年上半年业绩,专门为汽车零部件打造的格力电器工业制品和绿色能源业务分别增长57.79%和131.57%。而同期格力集团营收增长则不到10%。




根据《2022年中国家电行业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销售额为360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1.2%,虽然空调这一品类今年因为天气炎热而实现了增长,但增速也仅有1.1%,格力电器寻求转型势在必行。

但是直接造车显然风险过大,虽然不少造车新势力获得了超千亿的估值,可截至目前没有一家新势力能够实现自身造血。即使毛利率能回正,想要实现净利润仍是遥遥无期。对于格力来说,贸然造车并不可取,更何况格力此前已经踩雷过银隆,踏实给下游制造零部件反而是更为稳妥的方式。




除了格力以外,专注家电业务的美的和创维同样在切入这一赛道,因此对于格力来说,切入汽车相关产业链并不是一个是否参与的问题,而是一个参与到何种程度的问题。伴随着对盾安环境收购的完成,格力电器在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充其零部件品类,在空调这一传统业务增长见顶后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这才可以使得格力在新的时期继续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制造业企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3063976716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038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