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农房蝶变为 “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的美好家园 ![]()
昔日废弃大沟变身为 集生态、灌溉于一身的美丽河道 各具特色的富民产业 助力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
英华实验学校、青年路小学等 9所(改、扩)建学校 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师生徜徉其中,幸福感爆棚 …… 一项项民生工程竣工 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 化作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 ![]()
成果丰硕暖人心,砥砺前行再出发。新的一年,邳州市把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夯实基本民生保障、优化公共服务供给、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三个方面发力,着力解难题、谋新篇、布新局,努力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收获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住房改善 打造新型农村社区 ![]()
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关注度高。议堂镇南戴庄村新型农村社区,是邳州市实施的农房改善工程,规划建设225栋,可安置741户。 ![]()
在施工现场,目前一期136栋414户住房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工人正在进行附属配套施工。 议堂镇农房办主任宋鑫说:“我们正在进行室内电线、室外雨水管网和道路铺设,争取在1月20日前全部完工,在春节之前将房子交付。” ![]()
据了解,南戴庄村新型农村社区共有136平方米、116平方米以及58平方米老年房三种户型,建有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就业指导中心等配套设施,可满足群众不同需求。“为方便群众生活,我们社区配备建设了5处电动车充电桩。为保证工程质量,我们从村民中选出了5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对工地建设进行跟踪监督,同时邀请审计部门跟踪审计。” ![]()
邳州市重点依托规划发展村庄,突出特色风貌,聚焦高铁沿线、高速沿线、国省干道沿线等重要片区,连线成片打造一批新型农村社区,推动农房改善项目一步建成特色田园乡村。2022年在建项目15个,目前已改善完成5568户,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让群众居住环境真正实现了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转变。 源头根治 改善水源环境 在做好群众“住房”文章的同时,今年以来,我邳州市依托生态河道治理工作,打通农村水系治理“最后一公里”,让百姓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
在邳城镇石顶大沟,几台挖掘机正在有条不紊地清淤,清理过后的河床宽阔、水量充沛。 邳城镇城山村党总支书记王荣波说:“石顶大沟长1200米、宽5米,经过治理后达到了15米宽。在河道清淤后,从龙凤鸭河不断翻进新水,方便周边2600多亩田地灌溉。” 水系治理,关键在于利民惠民,发挥社会效益。在满足群众灌溉需求同时,为进一步解决污水问题,城山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对村庄住户污水进行统一收集、统一治理,从源头上解决河流水质污染问题,切实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我们在村庄入河口设置了一个污水处理站,同时铺上管道通往各家各户,把村民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通过管网汇集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排入石顶大沟。同时我们准备在河道两侧栽植垂柳、铺上石子路,在美化环境同时,便于村民生产生活。” ![]()
点滴小事 提高村民生活质量 做好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今年车辐山镇龙湖村通过公共空间治理,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光伏产业,在增加集体经济的同时,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品质。 ![]()
一片太阳能电池板整齐伫立在村头,道路两侧新加宽了游步道、点缀了不同绿化苗木等景观,充满了诗意田园气息。 龙湖村村民说:“以前的臭水沟改造成了活动广场,平时遛弯、小孩玩耍有了去处,环境好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生活很舒心。” ![]()
戴圩街道马场社区居民也乐享惠民红利。社区充分依托“圩”您办智慧APP,将2.6平方公里管辖范围划分为15个网格,通过上门走访,开展议事会、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等形式,主动了解群众的“大事小情”。 ![]()
日前,马场社区锦绣园小区居民孙良英通过扫描楼道内张贴的“圩”您办二维码,反映楼道感应灯不亮,老人小孩晚上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社区网格员接收到平台反馈后,立即对感应灯进行了更换,并跑遍辖区所有楼栋,查看是否有类似问题,确保楼道内的感应灯一“感”就亮。 ![]()
点滴民生实事,汇聚美好生活 2022年 52项为民实事扎实推进 英华实验学校、青年路小学等 9所(改、扩)建学校 全部竣工投入使用 15个农房改善项目全部完工 新建村内道路260公里 …… 一项又一项民生项目正乘风而至 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正落地生根 越来越清晰的民生图景 温暖着邳州人民的心 来源:邳州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