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猛将会、打春牛、纸塑狮子头……江苏这些“非遗”与新年相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p54622227d 发表于 2023-1-24 19:1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p54622227d
2023-1-24 19:12:21 6917 0 看楼主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珍贵技艺

还是城市文脉、历史的见证

这个新年

跟着小编一起

解锁江苏“非遗”

触摸江苏文脉

金箔

南京是金箔的故乡,自从有了金箔,贴金技艺便应运而生。它曾覆盖着神秘面纱,也要经历着千锤万打。薄如蝉翼是它留给世人的最初印象,灿烂夺目是世人对它的啧啧赞叹。旧时皇宫雕梁画栋的点缀,如今已变成文创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

举锤擦耳,落锤擦胸,上下一线,经锤打出来的南京金箔,具有色泽纯正、厚薄均匀、薄如蝉翼、软似绸缎的特点。

云锦

“尔有鸟迹书,相招琴溪饮。手迹尺素中,如天落云锦。”透过唐代诗人李白《酬崔十五见招》的诗句,可以想象到云锦的华丽与精致,感受到云锦里绵长隽永的美好的寓意。

云锦织造技艺是一整套工艺体系,工序十分复杂,由纹样设计、意匠、挑花结本、原料准备、织造等主要工艺环节构成,有绘图、设计、挑花、倒花、拼花、拽花等100多道工序,是以蚕丝线、黄金线、孔雀羽线等名贵材料织出的华贵织物。

织造时,机楼上拽花工提升经线,相当于敲电脑键盘,楼下织造面相当于荧屏,织手根据提起的经线,妆金敷彩。工匠们一天只能织5厘米左右,所以有“寸锦寸金”之说。

秦淮灯会

“落灰燃蕊盛,垂油湿画峰。天宫倘若见,灯王愿可逢。”大家知道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一项“非遗”吗?就是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历史悠久,早在南朝时期就出现了举办传统元宵灯会的习俗。明初洪武帝朱元璋在南京倡导元宵灯会后,南京就有“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秦淮河悬挂花灯的画舫也随之蜚声天下。在举办秦淮灯会时,大家祈求风调雨顺、家庭美满和天下太平,通过灯会营造“万星烂天衢,广庭翻人潮”的美好意境,已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符号。

惠山泥人

无锡惠山古迹多、寺庙多、祠堂多、香客多、游人多,烂泥嬷嬷多。这里的烂泥嬷嬷指的就是惠山的泥人。

惠山泥人以独特的艺术造型、鲜明的民间色彩和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而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被誉为“无锡三宝”之一,其《手捏戏文》和《大阿福》广为人知,被视为最富有东方色彩的民间彩塑。

纸塑狮子头

“前头狮子一声吼,东倒西歪人乱走,果然大小尽如狂,相习成风今已久。”狮子舞早在邳州盛行,极具地方特色。狮子舞的重要道具便是狮子头了,邳州的纸塑狮子头以薄纸片包着形似狮子头,制作精细而古老,因取之形象,寓之寓意,造型古朴粗犷,色彩鲜艳绚丽而得名。

“纸塑”是邳州纸塑狮子头与其他地区的狮子头最大的区别。狮子头经过塑型和翻模后,需要进行纸塑,它的主要材料有草纸、桑皮纸和报纸,这是邳州纸塑狮子头的一大特色。

万绥猴灯

万绥猴灯不是灯,是由人扮成猿猴形状进行的表演,是融民间舞蹈和杂技的一项民俗文化活动。

猴灯表演时,一般由扮成猴子的演员向观众亮相,然后应着锣声鼓点表演蹦跳、翻滚、舞旗、钻圈等各种动作。可独猴表演,也可群猴表演;可地上表演,也可台上表演。演员使用棍、叉等道具表演各种特技动作。

猛将会

春节抬猛将活动,从大年初一开始,到初六结束,活动期间各地民众一大早抬着猛将巡游村寨“贺年”。猛将的仪仗以杏黄大纛(旗)为引导,敲锣打鼓。每到一村,先绕村场游行一周,放鞭炮。拿着猛将的“帖子”,与该村的猛将“互访”,实际上是各村村民互相祝贺,互道吉祥。

淮扬菜

淮扬菜是中国传统四大菜系之一,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是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的代表风味。和、揉、擀、捏,刀锋回转、再造乾坤,淮扬菜处处都是拿捏的门道。

跨越千古,历久弥新,从国之宴席到百姓餐桌,淮扬菜是时间与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与精神的融合。

阜宁打春牛

“打春牛”又叫鞭仪、迎春礼,是中国农耕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礼俗之一,一百年前普遍流传于苏北等地区。用彩鞭鞭打春牛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莫误农时。“打春牛”大型民俗展演是从《阜宁县志》的文字记载中发现、还原、重新编排打造的。

丁伙舞龙

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自古就崇拜“龙”,每逢喜庆节日,都会通过龙舞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吉祥。如今,国内龙舞的形式有上百种,多种多样,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丁伙舞龙,因其独特性、普及性和高水准而堪称中国舞龙的代表作。

镇江剪纸

我国各个地区都有剪纸艺术,各具特色。镇江剪纸糅合了南北剪纸的风格所长,在生活原型的基础上,既运用精雕细刻的手法,又应用块面的粗拙处理,十分别致。

镇江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技法变中求新,形成了特有的“剪味纸感”和艺术魅力,为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

泰兴花鼓

泰兴花鼓用泰兴方言演唱,且歌词并不固定,为避免单调重复,常常会编出一些歌词填进曲中,或者唱一些幽默俏皮的歌谣,活跃气氛,愉悦观众。泰兴花鼓的舞步和动作,幅度大且灵活、风趣。舞步有“颠三步”“喜鹊登梅步”“玉兔拜月步”等。其中“颠三步”和“喜鹊登梅步”是其他民间舞蹈中所没有的。尤其“颠三步”,脚颤步颠,腰扭膝屈,很有舞韵,表现了泰兴人民淳朴善良、乐观开朗的个性品格。

天岗锣鼓

天岗锣鼓又名天井锣鼓,其发源于泗洪县天岗湖一带。天岗锣鼓以集中编队演出为主,演员可多可少,多则百人,少则二、三十人。其打法独特,常以蹦打、跳打、滚打、睡打等来完成曲牌表现的内容,有引领、呼应等表现手法,由松到紧,疏密有致,既清晰流畅,又激越轩昂。亮相时,人员昂首、跨步、张臂,相间怒吼,结尾干净利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p54622227d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691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