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阳光,照耀敢为人先的一方热土!开跑的发令枪,点燃感恩奋进的满腔豪情!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重要之年看开年。 1月3日,2023年首个工作日,徐州市城建重点工程集中开工。 1月15日下午,江苏省人大代表、省委书记信长星参加徐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在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完善产业支撑、创新引领、枢纽联通、品质生活等功能,主动加强与各城市交流合作,以更强的承载力和吸引力担负起中心城市责任,互利共赢、协同发展,把国家的规划“定位”变成徐州的发展“地位”。 1月28日,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市委书记宋乐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剑锋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工的考察路线,重温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殷殷嘱托,释放出“开年就是开工、起步就要冲刺”的强烈信号,激励徐州市上下奋跃而上、飞速奔跑,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1月29日,市委常委会会议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就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开新局,坚定不移推动贯彻落实工作走深走实作出系统部署安排。 牢记嘱托担使命!感恩奋进开新局!一幅动起来、忙起来、拼起来的画卷正在徐州城乡大地迅速展开!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站在春天的新起跑线上,如何为“徐州必将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作答? 1月30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动员全市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担当新时代使命,聚焦高质量发展,埋头苦干、闯关探路,为按下前行“快进键”加劲、为跑出“加速度”加鞭、为“百舸争流千帆竞”奋楫。 拼的姿态在这片土地上连缀成奋进的风景—— 这个春天,我们一刻不停、一步不歇!这个春天,我们拉满弓、绷紧弦!这个春天,“高质量”的种子又一次播撒在这沃土之中,一个气象一新、生机勃发的徐州正在拔地而起!我们坚定不移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勇毅前行! 奋进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徐州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殊为不易的一年。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徐州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航向,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交出了经济社会发展过硬答卷,取得了重点领域工作累累硕果,充分展现了“挑重担、扛重责”的徐州担当。 今日徐州,无数时代风景线,气象万千。 这一年,徐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稳”的基础更牢,“进”的底气更足:着力培育“343”创新产业集群“起势成势”,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高起点启动建设,“淮海粮仓”“丰”景如画,力行简政之道“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一网通办”平台不断升级……每一次突破征程,都传递了高质量发展的信号。 这一年,徐州保障和改善民生,办成了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要事:8类52项民生实事扎实推进,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建成投用,高专本科达线率创历史新高,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增加……每一处落笔用词,都在绘就温暖的“民生底色”。 这一年,徐州“三中心一枢纽一高地”发展定位更加明晰:“米”字型高铁枢纽加快构建,首届淮海经济区农产品展销会举办,淮海经济区首家知识产权法庭成立……每一项成果,都镌刻着城市发展的崭新坐标。 沧海横流,浩荡前行。重大项目星罗棋布,实体经济脊梁更加坚实,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快于全省平均水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发展实绩有“厚度”、惠民答卷有“温度”,一个乘风破浪、敢闯敢干的徐州正昂首阔步而来。 回望来路,既有砥砺前行、爬坡过坎的坚韧和勇毅,也有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浩荡和豪迈。 一次次跨越,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一处处盛景,绘就了徐州人务实苦干的精神底色! 奋斗历程饱含艰辛,成果得来殊为不易。 从党的二十大到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再到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从“中国式现代化”到“江苏新实践”再到“徐州新实践”,未来的蓝图,跃然纸上,历史的新页,正在起笔。 冬景斑斓、阳光和煦。 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彭城大地上,处处是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化的商务楼宇拔地而起,云龙湖畔景色秀美,城市道路车水马龙,街头巷尾文明和谐,一幅经济腾飞、生态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明和谐的城市新图景呈现眼前。 奋斗不息,奔跑不止。 抬望眼,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的目标已经锚定,徐州以奋进的姿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昂首阔步、再立新功,续写属于自己的惊叹号! 争先 风起云天,壮阔潮涌。 癸卯兔年伊始,徐州各处涌动着争先创优的奋进热潮:1月18日至27日,全市共举办超过30场线下线上招聘活动;1月24日,作为徐州市新近招引落地的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恢复开工;1月22日,大年初一,一辆满载出口货物的中欧班列从淮海国际陆港铜山站准时发运;1月13日,邳州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暨招商引资大会召开;沛县2023年首批40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 这是时不我待的热烈氛围,这是催人奋进的升腾景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作为全省唯一肩负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双重任务的地区,徐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任务更重、更加艰巨。 等不起、慢不得!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政协十六届二次会议、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向全市上下发出了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的“动员令”,凝聚起全市上下共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百舸争流,唯有弄潮儿能勇立潮头;风过隘口,唯有奔跑者能乘势而上!抬望眼,此刻的徐州,高质量发展的奋进号角响彻大地。 看!春节期间,地铁6号线全线各标段在不间断施工,金阳硅业异质结大尺寸硅片项目现场各类配套设施精准就位,徐工重型越野轮胎起重产线马力全开保生产; 瞧!铜山区(高新区)41 个重大产业项目举行集中开工,徐州中欧班列化身“年货班列”开年实现“二连发”,鼓楼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暨产城融合建设一期工程项目施工生产持续推进; 听!那是2023年城建重点工程集中开工动员的嘹亮号角,是徐州经开区长三角投资恳谈会上的诚挚邀约,是2022年度全市经济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上的掌声阵阵; 消费市场又再度喧嚣。楼盘发力“返乡置业”季,售楼处不打烊,楼市一派红火,百万人次涌入电影院,春节档徐州票房超5000万元,全市各类商贸企业、餐饮业、旅游业、影业等服务业纷纷开展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营销活动,多场景“供需两旺”带“火”新春消费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