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彭城工匠」把汉画像石刻在瓷上!他穷尽一生在瓷上“刺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天下无敌522 发表于 2023-4-15 23:3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天下无敌522
2023-4-15 23:32:58 11374 0 看楼主





在徐州就有一位从事刻瓷研究,

首创汉画像瓷板雕等技法的手工艺人,

他叫王广明,

他创作的两汉文化大理石雕刻、瓷盘雕刻、

瓷刻脸谱、牡丹富贵图、富富有余等作品

深受国内外友人的欣赏并被收藏,

多次在国家、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奖。

(点击观看视频)

“叮—叮—叮”,紧凑而有节奏的声音回响在静谧的小巷……循声而去,一个弯着腰的背影进入视线,走近细看,他身旁是琳琅满目的刻瓷作品。有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有飘逸灵动的仕女图,更有可爱俏皮的生肖图案,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徐州汉画像石中的车马出行图……








对于刻瓷,虽然陌生,但是走进王广明的工作室,却似打开一扇神奇的艺术传送门。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汉族传统艺术,创作时要用特制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画、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0年前,在一次博览会上,

王广明认识了一位山东的刻瓷老师,

他一下子就被刻瓷这门技艺所吸引



“我自小喜欢临摹,和其他人相比,有一定的绘画基础,既会影雕,也会石雕,所以经过规范、系统的学习,我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艺。”

进门容易,可是要精益求精却没有那么简单。

刻瓷难就难在对“线条”的掌握上,力度、角度、密度,下笔时该怎么把握?王广明说:“一个作品的灵魂就是这些线条,下刀的力度和角度都特别有讲究,深浅的不同会影响到作品的立体感,流畅度又会影响到作品的活力。”在他的作品中,黑釉盘上每一根线条都清晰异常、密而不叠。








随着刻瓷技术的提高,

王广明开始关注刻瓷的内容,

他将目光锁定徐州特有的汉画像石。



“两汉文化是徐州特有的文化,汉画像石更是用一种艺术的手法再现了古人的所见所想,如果能将徐州的汉画像石上的图案刻在瓷器上就太好了。”想到就要做到,王广明开始了创新之路,如今他成为首创汉画像瓷板雕等技法的手工艺人。








刻瓷技艺还有一大难就是它不可更改的独特性上,每一刀下去都要求十分精准。在王广明的工作室里,只见他在黑釉盘上快速拿笔勾勒出轮廓,再用刻刀一刀刀雕刻出轮廓线,经过反复三四遍的润色、雕琢,很快一幅牡丹富贵图的雏形就得以呈现。王广明说,这件刻瓷作品远远没有结束。

刻瓷工艺难度大,过程复杂,往往需要花费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件作品。而且雕刻时产生的飞尘是让人难以忍受的,所以学刻瓷容易,学好刻瓷却需要个人的坚持和努力。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刻瓷,王广明充当起了刻瓷艺术的义务宣传员,他走进学校开课授艺,最多的时候一期能达到120人。



“对我而言,刻瓷更教会我一个做人的道理:那就是人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一件事,就刻瓷而言,掌握工具和方法固然重要,但离开韧性则无从谈起。”王广明说,“人活一辈子,就应该有一个追求,走一条不后悔的路。”






《王广明:独创两汉瓷雕》是彭城工匠系列微纪录片的第六集。我们一直寻找的“彭城工匠”是具有精湛的个人技艺、具有独立创新精神,打造出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手工匠人,最重要是我们选中的“彭城工匠”要在同行业内有口皆碑。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独守初心的匠人,请推荐给我们,如果您就是这样一位匠心匠人,请联系我们,匠心传承热线:68886888。

都市晨报影像工作室出品的这档微纪录片聚焦那些怀揣着情怀、信念、专业和执着的匠人,更是要宣传徐州传统文化,勾勒出徐州人敬业、专注、创新的匠人精神。

每周五“彭城工匠”与您不见不散。来源,都市晨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天下无敌522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1137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