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日大暑,建议大家:少吃毛豆和苦瓜,多吃3样,清凉消暑过三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可爱的马里奥 发表于 2023-7-23 10:04: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可爱的马里奥
2023-7-23 10:04:21 7765 0 看楼主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明天便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了,它的意思指的是“炎热至极”,也就说大暑的到来意味着将进入一年中最炎热,最闷热的阶段,“湿热交蒸”在此时变得淋漓尽致。



大暑到来人们更加注重防暑降温,饮食上需要格外的注意,首先要少吃毛豆,这个季节的毛豆很受欢迎,尤其是在夜市上,毛豆可以说是桌桌必点,不过毛豆非常容易变质,我们在点的时候需要注意,如果一旦味道不对,就不能再吃了。另外毛豆吃多还会胀气,引起肠胃负担。



再说一下苦瓜,它是夏季的时令蔬菜,有着清热解毒的作用,而且营养颇为丰富,但是苦瓜性寒,对于脾胃不好的人不太友好,吃多了后有伤脾胃。
明日大暑,建议大家:少吃毛豆和苦瓜,多吃3样,清凉消暑过三伏
一、羊肉

夏天吃羊肉的习俗由来已久,在徐州地区每年还有隆重的“伏羊节”,夏天吃羊肉有着“以热制热”的作用,吃的时候满身是汗,同时排出体内湿气,吃完后全身舒服凉爽。
推荐食谱【羊杂汤】
主要食材:羊头肉、羊肝、羊肚、豆腐、粉丝、木耳、羊油



1、羊头肉成细条,,羊肚可以切得稍微大一些,然后我们把羊肝切成小片,薄厚根据自己的喜好。



2、做羊杂汤,一定要有羊油,它是汤色奶白的关键,一般卖羊杂的地方都会有羊油。



3、切好的羊杂冷水下锅先焯一下,加入小茴香、白芷、胡椒、姜片,做羊肉不需要太多调料,这4种就可以了,去腥增香特别好吃。



4、煮开后,把浮沫打出来,羊杂比较膻,再多煮几分钟,煮好之后,捞出来用温水清洗干净。



5、热锅放入一半的羊油,将它融化,然后放入姜片炒出香味,倒入羊杂翻炒十几秒,炒一下的话汤色更白,然后再放上一块羊油,继续翻炒几秒钟。



6、然后倒入开水,别用冷水,那样汤汁就不白了,刚把水倒进去,汤色立刻就发白了,煮羊杂可以不用盖锅盖,让膻味能散发出来。



7、羊杂本身就是7/8成熟,所以10分钟左右即可,煮了不到5分钟,这汤色已经非常的浓白了,然后我们下入提前泡好的木耳,豆腐、粉丝,加入适量的食盐、,白胡椒粉,把蔬菜煮熟就可以出锅了。
二、鸭肉

鸭肉堪称夏季一宝,因为鸭肉性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有着清热补虚的作用,如果夏天浑身燥热,那么不妨多吃点鸭肉。
推荐做法【茶树菇老鸭汤】
主要食材:鸭子、香菇、茶树菇、生姜、红枣



1、首先准备一些干香菇、茶树菇,放入碗中,用清水抓洗干净,茶树菇除了营养丰富之外,口感比较鲜美,煲汤最合适,洗干净后倒入温水泡发30分钟。



2、准备一些鸭肉洗净后剁成小块,剁好的鸭肉咱们冷水下锅,加入葱姜八角去腥,大火煮开后,继续煮上2分钟。,时间到了后咱们把鸭肉捞出来,盛入碗里后,加入热水再次冲洗干净。



3、泡好的菌菇连同水一起倒入砂锅里,再倒入鸭肉,加入适量的热水,放几片姜和红枣,大火煮开,转小火煲90分钟。



4、时间到了后加入少许盐调味就可以了
三、生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老医生开药方”,三伏天人们比较喜欢吃一些寒凉食物,时间久了就会寒气入体,而生姜温热,可以很好的去除寒体,让身体寒热达到平衡。
推荐食谱【莲藕红枣汤】
主要食材:莲藕、红枣、花生、红糖、枸杞



1、准备一个莲藕洗净后去掉两头,然后再刮去外皮,去皮之后,我们把莲藕从中间切开,然后再切成薄厚均匀的圆片,切好后放入清水中,防止氧化变黑。



2、接着我们用小刀把藕片做成花朵的样子,这样看起来既赏心悦目,而且也有食欲,像这样就可以了。



3、接着准备一些红枣,倒入清水浸泡一下,准备一些生姜,切成姜片备用,花生和枸杞也用清水浸泡一下。



4、砂锅里面倒入适量的纯净水,放入姜片,再来几块红糖,搅拌均匀后,大火煮开,把红糖融化。



5、煮开之后,我们下入切好的莲藕,再下入红枣,放入一些红皮花生 ,最后放些枸杞,搅拌均匀后,盖上盖子,中小火煮上15分钟。

用最简单的 食材做出最美的佳肴,为家人做一顿爱的美食,我是妈咪早早,每天都会给您带来一道家常美食。如果喜欢我的话就点个赞,转发关注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可爱的马里奥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776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