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赏醉美银杏园 观古韵窑湾散记 文/王洪臻 诵/幸福暖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石桐华
2023-8-4 08:50:49 3440 0 看楼主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点击关注“红豆易水寒平台”

     美文诵读   一个有声音的平台

往期精彩:

70【名家诵读】《梨花海棠》作者‖ 剑兰夫人 朗诵‖鸿飞

71【名家诵读】【歌唱流浪】作者/踏秋而歌  诵者/颖子

美图美文12‖【那祝愿】作者|与你相识 诵读|会飞的鱼





平台声明:

本文由作者授权

独家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  赏醉美银杏园   观古韵窑湾散记

               

文/王洪臻

诵/幸福暖阳

      

晚秋初冬,天高气爽。

      

老伴好友薛传军,邀我们参加了“滕州市远航户外俱乐部”组织的、到江苏邳州看银杏,去江苏新沂观窑湾古城。

     

随着年龄的渐长,近年,远途旅游走的不多。

我将大把的时间用在、习练书法或品赏文学作品,也常写点文学拙作散发在网络平台上。偶而也与好友结伴近郊游,退休生活倒也丰富逍遥充实。

   

2019年11月10日5时许,周日,天气晴朗。晨曦初照,微风咋寒。

     

一群会玩的退休老头老太,如约集结在市府广场,乘坐旅游豪华大巴,行进在鲁南大地上,开始了近郊一日游





   

穿越时光隧道,赏醉美银杏园:

   

大巴车穿行在苏北乡野,阳光裏着深秋的暖色,把我们带进了江苏省徐州市邳州、铁富镇姚庄村金色的银杏海洋。蓝天白云下,邳州银杏园,就是一幅富有生机的、秋天浓艳的彩色画卷。

我们走进 银杏园时,人如海,车如潮。来自皖北,苏北,鲁南地区及山东半岛、操各种口音的人群、慕名赶来观银杏林盛景,释怀秋的思念。



从远处望去,30万亩的大片银杏树、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抹金黄灿灿的颜色呈现在半空,就像成千上万只蝴蝶,飞旋在半空中,美轮美奂尽收眼帘。

        

老伴兴致勃勃,高擎“滕州远航户外”红旗,在俱乐部张会长带领下,畅游银杏园,尽享银杏树叶的风光美。我则与红旗如影随行,在这金黄的天地间,去寻觅秋天里的诗韵画意,陶醉秋末美景。

一阵微风从银杏枝间吹过,无数片金黄色的银杏叶子、犹如许多耀眼的繁星在半空中闪耀,由上而下地发出“沙沙”的声响,又好像一支优雅的乐曲在银杏林中回荡。



     

结伴而行的“群友”借此秋的美景,狂拍乱照,都相互成了模特,拍、拍、拍,照个不停,所摄影像还算不错。

     

银杏树叶飘落在地上,踩上去软绵绵的、像金黄色的地毯。

没有掉下来的银杏树叶又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在空中翩翩起舞,美丽且撩人心扉,棒极啦!

      

就在这金色的地毯周边,精明的邳州村民,摆摊没点,热情推广当地视如珠宝的银杏果。银杏果也叫“白果”。据听说,白果在民间,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材   。

在银杏园这片大地上,穿红戴绿的美女们、小媳妇们,尽情地陶醉在这秋景、秋思、秋恋的欢歌笑语中。



张会长兼导游  ,不知是这个“大男孩”的英俊帅气,还是手中单反数码相机的魅力,美女们个个忘情的邀他摄影拍照,大小伙子累的汗流浃背。

     

一路与他同行,深感张会长是位极有善心的人!他的热情、周到赢得了全体会员们的尊重和爱戴。

        

银杏园区,还有一条特色地乡村公路。公路两边因银杏树相互交织、自然地形成了“隧道”奇观,后经官方大力宣传,被冠名为“时光隧道





30万亩银杏森林中、自然形成的一条长达5000米的银杏路。加之多家电视台报道,此路名声日盛。

近年来,成为苏北、皖北、鲁南大地、直指山东半岛,闲暇人,退休族赏秋拜杏的好去处。

在时光隧道周边,小汽车,面包车,旅游大巴车黑压压一片,慕名而来的、成千上万的观光游客,踏碎了秋的落叶,破坏了秋的宁静与银杏林的肃然!

     

观赏价值高的地方,多数都用红布条扩览着,唯恐伤踩银杏树叶,此举多少添加了游客心里的不悦。





      

由于人流太多,我们与“大部队”走散了。

老伴任临时导游,沿着时光隧道南行,在一个乡村旁的杏林中,参观了一个古巨石、韩信瓜屋、韩信拴马墩、古石井等, 小村庄因拴马墩而得名。

     

拴马墩村西头的古石磨路,碌碌凳子、黄土草屋、大鼓台,古玩玉器巷、农民画墙的古味,与村子里现代化的别墅群,穿插在一起,真得是:一个村子没走完,穿越时光几百年。

      

在小马墩的北面,有一处1963年发现的大墩子遗址;西面有1957年发现的梁王城遗址;东面沂河有古栗园和三千岁的银杏老神树……。







  

在短暂的4个多小时的游玩中,总能闻到淡淡的香味,时光隧道飘逸出的银杏芳香永驻心窝。

      

美丽的银杏叶子给我带来了快乐,给我的生活增加了许多乐趣,我爱这美丽的秋天,更爱这金黄色的银杏叶,今天的收获满满,快乐满满!

我们在拴马墩村北尽头与张会长带领的“大部队“不期而遇。

寄越时光隧道,继续行古韵窑湾,我们向幸福快乐出发





            

二、 古镇窑湾散记

     

带着银杏的留香和不舍的心境,中午十一点左右,我们沿着京杭运河大堤、前往东南约20公里处的窑湾。

     

一路上,我看到这里的运河河床很宽阔、很壮观!

河里的大船满载着货物,在宽阔的运河里穿梭着,一船连着一船。港口里船来船往、车来车往,忙个不停。河堤上树木遮天蔽日,郁郁葱葱被秋风吹成金色,清爽宜人,给小镇平添了几分宁静。

      

我在忘情的欣赏运河风光美丽,旅游大巴车,随运河拐了一个大弯,不知不觉已来到古镇窑湾。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蓝墙灰瓦古式建筑,小镇古朴而又洁净,石砖漫道,黑门碧帘。

      

窑湾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位于京杭大运河和骆马湖交汇处。古时,用泥土烧制砖瓦就成了当地人谋生的重要手段,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拐弯处,故取名为“窑湾”。

      

古镇的老街,古香古色,两边店铺林立,有卖传统小吃的,有卖古典工艺品的,有老人手持古乐器吹拉弹唱的,好一派热闹场景。

      

这里的吴家大院、赵信隆酱园店、窑湾民族史话馆、文革记忆馆、大清邮局、窑湾典当博物馆,均是古镇往日繁荣昌盛的记载。



     

在古建筑群街中间有炮楼(碉楼), 我们随着人群,挤了半天才挤上了炮楼。

又挤了好长时间,才挤到用铜制做的古人和炮之间,我还和它们留影纪念呢!

     

由于人多,对炮楼与炮的故事,也没能多去探究。

青石板的街面,古朴的店铺与一座咖啡馆相伴,到有几分诗的意境。

在老街蓝花布店铺前,有一个自己的庭院,立了两排5米左右高的毛竹架,晾晒印染好的各色手工土布。在合肥一带,乡下人叫“家家布”,就是手工织的土布,也叫“老粗布”。

   

这个院子靠近沿街,宽敞明亮。我认为功能有两个:

      

一是将印染好的布在此自然晾干;二是高悬于庭院,显得阔气、富有,还能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







进到店内,被琳琅满目的蓝花制品所折服,引众多游客美女驻足欣赏。

紧靠蓝花布店,就是兴盛了几百年的窑湾东当铺。前铺后院之大,是江南古镇当铺不可比的!二进店堂里一个大大的“当”字,彰显出当年此地生意的火火红红。

      

窑湾古镇与江南古镇不同的是:这里的繁华古集上,尽有展示古居民生活、拉磨小毛驴的演示、还有古时候新娘出嫁时才坐的轿子,特别漂亮。

      

现今的古镇街道上非常热闹,人山人海,道路两边有各种小吃、饰品、纪念品、琳琅满目,几百米的街道逛了一两个小时才逛完。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比比皆是!古街上,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赵信隆的酱园店。满院子的大缸散发出一股很浓很浓的酱香味儿。



     

老伴给我们拍照的时候,我随口说了一句:”这不就是制作酱油的作坊吗?“旁边一位工人师傅听到了,马上说道:“这不是酱油,是窑湾当地的一种名特产,它叫甜油。” 甜油类似于酱油又不同于酱油,好大好大个院子里,晾晒甜油的大缸、口径有一米之大,为了防雨水,缸上面都带顶竹子编的”大帽子“,整齐排列,壮观极了!

      

窑湾盛产 “绿豆烧”。

看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绿豆做的点心呢!问了以后才知道是当地的一种酒。当年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时候,路过了窑湾,喝了酒后,味觉像“绿豆”烧出来的,所以叫“绿豆烧”,其实里面一粒绿豆都没有。

        

这就是古镇的“三宝”,即老街、甜油、绿豆烧。





下午的三点来钟,我们又到了古碼头,这码头非常之大。         

大堤上一个木制码头牌楼,雄伟高大,牌楼顶端上书“窑湾码头”四个浑厚苍穹的大字,证实了当年的繁华无比!时至今日,也方显特别地壮观啊!

     

窑湾古镇上、各类农付产品并不贵,云片糕、小炸鱼都很棒,糖葫芦也蛮有特色的,这里的人很朴实,热情、周全、服务态度特好。老伴滴酒不沾,”绿豆烧“酒只过了把眼瘾。

      

为了不枉苏北之行,我仍买了窑湾特产甜油两瓶、小炸鱼两袋,桂花云片糕四小袋。以赏馋瘾。为民风淳朴、勤劳厚道的苏北人点赞!愿繁华的运河古镇窑湾继续加油!

      

这次苏北游,穿时光隧道,行古韵窑湾。收获满满!快乐满满!



靓影赏析:

















作者简介:王洪臻,女,1954年10月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祖籍山东滕州市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本人长期从事文秘,政工,工会,职教,宣传工作,喜欢''舞文弄墨''。与文字打了一辈子交道,从喜欢到痴迷。退休后,在潜心学练书画且获大奖的同時,心血来潮时,还时有多篇精美散文、短文见诸《滕州曰报》、《杏花文苑》、《中国当代名家艺术》、《中国老年大学长者家园》等市级省级国家级报刊杂志。心随笔动,执使随心。老骥伏枥,乐在夕阳。











简介:幸福暖羊 原名 黄西琴 在电信公司工作至退休,宁夏朗诵协会会员。本人热爱生活,喜欢读书,喜欢诵读,喜欢旅游。在银川老年大学声乐和朗诵专业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美文,感悟生命律动;通过诵读,传递真情实感;人生信奉:善良待人,踏实做事,一切顺其自然,知足常乐。

责编: 王春  周刚振  真真

版权声明:文中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石桐华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344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4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