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义集镇石桥村聚焦公共空间治理、集体土地收回和资源资产高效利用等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量,实现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书写乡村振兴“致富经”。 ![]()
近日,在八义集镇石桥村的稻田里,收割机在当地金灿灿的稻田里来回穿梭。在粮食收获季,受阴雨天气的影响,收获的粮食若不能及时晾晒,极易发生霉变,给村民带来很大损失。为了服务粮食生产,村里建立了集清理、烘干、收储、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粮食收储基地,解决了村民们的后顾之忧。 ![]()
八义集镇石桥村村民余庆平告诉记者:“我今年种530亩水稻,以前晾晒要上粮库晒,很不方便。有时候还碰到阴天下雨,现在村里有烘干收储,方便多了,收购价格也合理。” 今年,石桥村水稻、小麦、玉米三种农作物种植面积一共6662亩,预计产量5000吨。村内两个收储基地占地面积约10亩,目前拥有11台烘干机,日烘干粮食可达260吨。 ![]()
八义集镇石桥村党总支书记吴文杰介绍:“目前,这两个粮食收储企业,每一年水稻小麦两季收入大约在1万吨左右,给村集体收入带来效益大约在50万左右。” ![]()
石桥村在公共空间治理中,将村里占地10多亩的废弃汪塘进行整治,打造生态休闲的垂钓中心,增加村集体收入,为村庄注入新的活力。 “垂钓中心现在的经营模式是以组织垂钓爱好者来参与比赛的形式,每个月有4到6场比赛。目前,鱼塘一天的经营收益,纯利润在四到五千块钱一个月,举行4场左右的比赛一个月收益1万多元。”八义集镇石桥村党总支书记吴文杰说。 ![]()
公共空间治理和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也是挖掘农村发展潜力的重要举措。石桥村始终把这两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截至目前,共收回土地440亩,每一年通过平台发包带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在20万元左右。 ![]()
八义集镇石桥村党总支书记吴文杰表示:“预计明年再扩大70亩村集体经营面积,主要是以优质水稻小麦种植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