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辈份问题:不知刮风下雨但知老少 | 作者 周建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好吧小嘿 发表于 2024-1-24 18:11: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好吧小嘿
2024-1-24 18:11:05 2064 0 看楼主


邳州外贸局工会索主席有句名口头禅:“不知刮风下雨,不知冷暖饥饱,但知老少大小。”那意思是说,即使刮风下雨不辨,冷热饱饿无知,也应该知老知少,知大知小。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家乡尊老爱幼的传统,亦是儒家长幼尊卑的礼教。这在家乡农村人际关系的交往中,大家都尤为注重和讲究,人与人之间,有亲叙亲分老少,无亲叙庚分大小。故同学之间,同事之间,乡邻之间,鲜有直呼其名者,而多是称兄道弟,呼姐唤妹,老少分明,辈分无乱,长幼有序。其中,不同辈分之间的相互称呼特别讲究,明礼者开口便知老少,旁观者闻之便分尊卑。
同姓同宗,必须明世明辈,长一辈称叔伯(大爷)大小姑,长两辈称爷爷(老爹)姑奶奶,长三辈及以上称老太太。晚一辈称侄儿,晚两辈及以上的称孙儿。我同年入伍的徐姓战友中有四辈人,高中同班的冯姓同学中有五辈人,他们之间长辈称晚辈多直呼其名,而晚辈称长辈没一点造次。我曾问他们,如果再长几辈你们怎么叫啊,他们告诉我就叫老老太、老老老太,有时会戏称茶壶嘴、茶壶盖、茶壶梁的(笑)。但我知道,他们对男性长辈特别是长两辈以上多尊称“老头”,而“老头”们也很乐于享受这一称谓。
同姓不同宗,辈分不明确不能分老少,相互之间无论大小皆称本家。
“外甥是姥姥家的狗”,对姥姥家宗族的长辈,无论大小,长一辈称舅姨大妗子,长两辈称姥姥外姥爷,两辈以上也称老太。而姥姥家的长辈对外甥外孙均直呼其名或叫“外甥”。
不同姓氏之间叙亲分老少,辈分明确后与同姓同宗称呼一样,只在其称谓前加一“表”字,如:表哥表弟表嫂子,表姐表妹表姐夫,表叔表姑表大爷,表姥表奶表老爷。
因为有亲可叙,无论远近,故在家乡只要是本地人,叙一叙均是亲戚,都是老表。山西老表大概也有这层意思,但与山西不同的是,我们叙亲后是要分出长、晚辈分的。但亲戚众多,根据复杂,叙亲之后辈分大小之分也很难确定,特别是非近亲之间,据此关系尔为长辈,据彼关系尔又变为晚辈,故称谓也很混乱,有的干脆戏商分上半月下半月为尊。但一般是以相对亲近关系为准,也有“先叫后不改”之说。
说起来很复杂,但也有简而化之的称谓方法,即:只分老少的“爷们(轻声)”。说简单也不简单,角色不同也不能胡乱称呼。虽然长幼辈之间都可称“爷们”(长辈为男性),但有时为以示尊重,年少者称呼年长的长辈叫“老爷们”,而年长者称年少的晚辈叫“小爷们”,反之,这辈分就被颠倒了。正因有此一说,而地方又有一个“表叔爷们骂大会”的民俗,所以,不太亲近的爷们之间就以此开涮,借以占对方的便宜。在酒桌上,聚会时,闲谈中,表叔爷们开玩笑,骂大会现象常常可闻,而他们相互之间争占高岗时的认真及恶劣,不知道底细的旁观者也常常被他们争的一头雾水,分辨不出他们之间的辈分关系。我有时会多事问他们:谁是谁表叔啊,他们多会笑着跟我实话实说,也有的还会继续恶作剧跟我说谎。但无论怎么争骂,气氛仍然热烈融洽,相互之间基本没有恼怒翻脸的,这在我们那称之为“不红脸儿”。可有一点很明确,从叙姥姥关系分出辈分之间开玩笑、骂大会的很少,而姥姥关系各辈对外甥是不能骂娘的,大都会骂“奶奶个头”“小龟孙羔子”之类。
无亲叙庚分辈分之间的称呼如自己宗亲同,和父母差不多大的称叔叔、大爷,姑、婶、大娘(舅舅是不能随便叫的,称呼姨过去也是被笑话的),与爷爷奶奶差不多大的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不能随便叫),以示相互尊重,长辈可以轻嗔地责骂晚辈,晚辈则不能,上下辈、同辈之间可调侃、玩笑,不能骂大会。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父辈、爷爷辈的同事,且已称兄道弟的,往往不以其年龄大小确定称呼,而是遵父辈、爷爷辈指示称呼。因有长辈的这层关系,相互之间好像更觉亲近些。
辈分明确之后的交往,在行为规范上也有很多约定俗成,如:不期而遇,晚辈要主动给长辈兄姐打招呼;聚会相坐立,长者位上,少者位下;相聚共餐饮,晚辈应主动给长辈敬茶敬酒,而且多是双手以擎,捧而敬之。表叔爷们虽平时玩笑互谤,但正规场合仍是尊卑有序,彬彬有礼,分寸不乱。
说起来此乃老皇历喽,时代不同,老少大小的辈分似乎也都不再在意了。君不见,黄牙小儿的明星大款,前呼后拥,横行霸道,全不顾老幼侧目;年少力壮的当权富者,高居首位,心安理得,欣欣然旁若无人;灰鬓谢顶的位底长者,垂手以待,笑容可掬,敬茶酒自自然然。不能说民风日下,最少也是长者不尊,少者不敬,一切向钱看,有钱能使鬼推磨,处处以官谋,有权能使磨推鬼,谁个知老少大小,谁还管尊卑有序。故认晚辈为干爹,娶孙辈为小三,亲亲爷俩拜把子,同族近亲也乱伦等现象屡见不鲜。不知道这是时代发展进步呢,还是社会腐败倒退呢!也不知年逾古稀的索主席现在有何感想!
余以为,无论经济怎么发展,社会怎么进步,都应该讲究老少尊卑,长幼有序。如此,不仅是坚持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更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团结协作,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益的保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好吧小嘿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06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