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写作要冲撞出思想火花来 | 作者 周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帮今黍 发表于 2024-3-29 18: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帮今黍
2024-3-29 18:53:00 2334 0 看楼主


前不久遇上几位文友闲坐,话题又扯起当下“微信文章”问题。有位文友说,每天一看到微信中的“车轮语”、“四季歌”,心里不由得生厌生烦;还有位文友说,如其唱“四季歌”,你就不能冲撞出点思想火花来吗?这位文友的高见,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术、创造美感。其实,更深一层,是为了交流新观点、开掘新思想。
写作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许多事理在胸中冲撞、激荡和沉淀,许多想法从无到有,许多事从不懂到懂,渐渐明白写文章深层次的意义。当然,并不是每一篇文章都有新思想,但有新思想的文章肯定是好文章。这也是写作人追求的较高理想。
我们平时看报纸、看电视、看微信或听报告、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媒界,只到传递信息、决定、指示这一层,而没有给人以新观点、新思想。如果一篇文章或一次报告、讲话中有了新观点、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有的甚至终生难忘)。
再例如,大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情感之美,而最后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为公众媒体、平台写作的作家(写作者)、思想者,这个要求就低了、浅了,你必须使自己的文章(作品)有新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述过的新思想,而不是每天都在重复人人都明白的“车轮语”、“四季歌”,以免读者“味同嚼蜡”。
这还因为你是“专门家”,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一般人快点慢点无所谓。而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专门干这个的。
再延伸一点想,如果百米记录是十秒,所有跑十秒几的人都不算数,都不会被人记住,唯有跑九秒几的人才会被人记住。这零点一二秒才是运动员生命的意义。同理,文章中的新思想才是作家(作者)生命的增长点。
历史的筛选非常严厉,那些名篇名著就是很好的例证。人们将首先选择那些有新思想、有新鲜艺术感的文章(著作)传之后代,并根据其思想和艺术水平的程度,决定它存留的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帮今黍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33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