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十年前大学毕业夜行船有惊无险淮阴行 | 徐景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海洋摄影 发表于 2024-4-3 12:33: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海洋摄影
2024-4-3 12:33:33 2821 0 看楼主


因为省里统配,1982年2月毕业于徐州师范学院的我,被分配到淮阴地区。又因为入校在春季,所以毕业在冬季,离校没几天,那鹅毛大雪断断续续竟然一气飘了十多天。大雪封路,汽车不能通行,而距报到的日子却只剩下两天了。别无选择,只好乘坐大运河上的客船,去淮阴报到。
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乘客船远行。和我同船而行的,是同样分配到淮阴地区教育局的继凯。
因为要和相识不久的女友依依惜别,继凯就先用板车将我的行李运上了船。开船的时间是下午一点,吃过午饭,看时间还早,就和女友登上运河大桥,看景,聊天。估摸时间差不多时,才去登船。哪知刚到码头,船已在解缆。我急忙跳上船,正当我站在船头与女友挥手而别时,却见继凯一头大汗地从远处奔来,在船开动的那一刻,刚好跳上船——至今难忘他那一头大汗一脸惨白的狼狈相。
其实他早就登船了。安顿好我们俩的行李后,左等右等不见我来,而离开船的时间也就十多分钟了,他急得不行,就小跑着去我家叫我。家人说我早走了,他又急忙赶回来。若是我们都再晚个几分钟,可能都乘不上船,而行李却要先我们赶到淮阴了。
“真是有惊无险!”继凯好脾气,没气完就笑起来,还说没想到我会这么缠绵。
因为大雪封了多天的路,船里挤满了人,低矮的船舱乌烟瘴气,入夜时更是湿冷逼人。我和继凯对坐在底舱,看窗外慢慢后移的水面景色,天南地北闲聊着,心境和景色,像极了鲁迅《故乡》开篇冷清萧索的描写。从没感觉时间过得如此之慢,大家聊一会天,看一会书,打一会瞌睡,后来我摸出一副小象棋下起来,这才淡化了旅途的烦闷难熬。
终于船到码头,天色已是微明,看表是晨六时,从邳州到淮阴竟然走了足足十八个小时!潮漉漉的码头上弥漫着的是潮漉漉的空气,两腿已坐得发麻,棉衣也潮乎乎的,作一下深呼吸,一股凉气直透心底,不禁打个冷颤。
三弟那时服役在淮阴解放军后勤分部小车班,我和继凯下了船就坐上公交车去市中心找他。不巧,他出差去了南京,热情的班长给我们端茶打洗脸水,让我们先休息一会再吃饭。
我和继凯躺在床上竟然迷糊起来,恍恍惚惚中,被班长推醒,问我们行李放在哪里了。我说在船上,他说怎么没拿下来。我说是托运的行李,船工会帮卸的。他说大事不好,行李是要自己拿的。他马上让一战士开车陪我们去拿行李。
又是有惊无险。我们刚到码头,船已拉响了启航的笛声。船工说,再晚来几分钟,我们就只能去镇江拿行李了。正当我们暗自庆幸时,船工却不让我们搬行李,而是由他们来扛,并且要交五元的卸行李费。
回到部队,吃罢早饭,战士开车送我们去地区教育局报到。本以为可以分到大专院校的,没想到我们俩都分到了中学。看我们一脸的沮丧,开介绍信的女同志笑着说,分来淮阴的二十多位徐州师院的同学中,你们俩分的可是最好的,特别是我,去的是老牌省重点中学,全淮阴地区最好的一所学校。
又回到三弟的小车班,此时脑子已是晕晕的近乎麻木状态,什么也不想再想了,就一头倒在三弟的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后来遇到另一位外县分来淮阴的同学,他却是有惊又有险:下车忘拿行李,汽车将他行李拉到镇江,隔两天才托运回来。据说此类事,在来淮阴报到的同学中,还有好几例呢!
附:一晃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而写这篇小文,也在二十年前。真是人在旅途,一生不知要经过多少坎坷呢!如今李继凯学兄已是陕西师范大学的教授博导,全国知名现代文学学者,也是书法家,成就了得。想来那一段离乡背井的经历,于他却是人生又一次腾飞的机遇。而我却像折翼,调回了家乡工作。一船而行,前程各异,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2004.4.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海洋摄影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82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