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几多开心事之三:父子摆阔上“国际” | 散文 刘企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标准好人真的
2024-5-25 08:24:36 2545 0 看楼主


大概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某一年暑假,我带大儿子卫东回上海老家探亲,择日带儿子去市里玩玩。我们先逛南京路,再逛西藏路。进“大世界”逛了一圈出来,在一家水果摊上,我们见到好香蕉3毛钱一斤,还有烂香蕉卖,才几分钱一斤。我买了3只烂香蕉给儿子吃。儿子一边吃,一边说:“甜!好吃!”一听儿子说“好吃”,我就把摊位上剩下的烂香蕉全部买下,父子俩吃了个够!上午10点半左右,我带儿子去看国际饭店。国际饭店位于上海市南京西路170号,建成于1934年,共24层,高83.8米,在当年是我国第一高楼,也号称亚洲第一高楼。我先带儿子站在人民广场远眺国际饭店的雄姿,然后走到近旁仔细欣赏它不同凡响的气度。从外观上看,国际饭店基座三层全用黑色磨光花岗石贴面,显得厚重而沉稳。四层以上外墙全部镶贴棕色面砖。第四至第十四层呈笔直向上的形态。从第十五层开始,逐层向内收拢,形成阶梯状退台。看楼顶,气宇轩昂,直入云天。张乐平的《三毛流浪记》里有一幅画:“初来乍到大上海的三毛仰望国际饭店楼顶,一抬头,帽子掉在了地上。”于是,“仰头看国际饭店会落帽子”的传说,上海人几乎是尽人皆知。我们父子俩也体验了一下“落帽子”的感觉。国际饭店对于大多数上海人来说,也就是走过路过而已,连走进去瞅一瞅,或者上楼掏钱包吃上一顿的想法都没有。国际饭店的“高大上”,让大多数上海人生出了许多莫名的神秘感。窥探秘密是我与生俱来的欲望。如此雄伟壮观的国际饭店,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早就想去看看了,只是怕人家不让进。巧了!我看到大厦一楼的东墙上有“二楼餐厅对外营业”的告示,就对儿子说:“今天我带你进国际饭店看看,正好去吃顿饭!”儿子一听,高兴得不得了!于是,我们从东边侧门进去,上楼入厅。服务员热情地把我们迎到大厅内侧靠墙的一张漂亮的圆桌旁入座。当年餐厅里还没有开放冷气。到西藏路南头的“大世界”逛的时候,我们也没有享受到冷气。只有国际饭店隔壁大光明电影院有告示:“冷气开发”。餐厅里有大电风扇吹着,我们还是觉得有点儿热,于是服务员给我们递来了湿毛巾让我们擦汗,然后递上了菜谱请我点菜。我绅士般地捧起菜谱打开来看。啊,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从第1页一直翻到最后一页,竟然没有一个菜在10元以下的。鸡、鸭、鱼、肉,都要二三十元一盘。 当年我每月的工资才44元,如果点两个菜的话,就得花掉我一个月的工资!刚才用湿毛巾擦汗以后,再加上有电风扇吹着,其实已经不感到热了,但我还是冒出了汗,于是,服务员又给我换来了湿毛巾。原来,国际饭店代表了当年上海市最高的消费水平,进店开房如此,入厅吃饭亦然。我冷静下来以后想,既然来了,就享受一回吧,回去也好在同事面前炫耀一番:“我带儿子到上海国际饭店吃饭了!”最后,我征得儿子同意,点了一碗9毛钱的鸡蛋汤,再要两碗大米饭,一共块把钱,然后是耐心地等待。利用等待之机,我环顾就餐大厅。啊,外围一圈,看不到墙壁,全是大玻璃窗户,也可以说是玻璃墙。北面和西面两堵玻璃墙之间不是直角,是圆形的玻璃窗户。而且,所有的玻璃窗户都被微微透明的乳白色落地窗帘遮挡。靠外墙一圈有几张圆桌,都坐满了人;中间是一张特别大的圆桌,也已坐满了人,好像是一个大家庭,好几个中年男女,还有好几个孩子。我们这一桌,可能是被我们占了,服务员就没有再安排其他人入座。大餐厅往里还有餐厅,后来的食客都被服务员请到里面餐厅就座。我想,我们要的米饭肯定是煮好了的,打两碗过来就行了;一碗鸡蛋汤嘛,打好鸡蛋往汤锅里淋一下,再加点调料不就成了吗?要不了几分钟,我们就可以吃上了。出乎意外的是,我们等呀等呀,10分钟过去了,不见服务员送了;20分钟过去了,服务员来了,他又送来两条湿毛巾让我们擦汗,至于我们要的饭菜,说还要等一等。半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服务员送饭菜来,我们等得有点儿不耐烦了,就把服务员叫来问:“我们要这么简单的饭菜,半个多小时了,为什么还没有烧好?”服务员微笑着说:“对不起,请再等一等。”随即又送来了两条湿毛巾,并且还送来了两杯白开水。我们被他热情的服务态度所感动,就定下心来等,看看他今天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把我们要的饭菜送过来。中间特大号的圆桌上热气腾腾,已经摆有十几个菜了吧,男士们端着小酒杯在喝白酒,女士们举着高脚杯在喝红酒,孩子们捧着玻璃杯在喝饮料。他们好像只顾吃喝,没有关注邻桌旁的我们父子俩,面对一张空圆桌,在喝白开水。“来了!”我们终于见服务员手托餐盘过来了。我一看手表,整整60分钟!我待服务员把饭菜放下以后说了一句:“请问,一碗鸡蛋汤,加两碗大米饭,为什么需要这么长时间?”服务员依然微微一笑,然后弯下腰来,轻声地回答说:“到我们这里来用餐的,没有只点鸡蛋汤的。鸡蛋汤要等到客人喝酒喝得差不多了,快要吃饭的时候,我们才开始烧,所以……厨师刚刚烧好,我就先给你们送来了。请慢慢吃!”看着面前足够一桌人喝的特大搪瓷碗盛的鸡蛋汤,才9毛钱,心里还是挺高兴的。父子俩边吃边喝,美美地享受着……这顿午餐意义非凡,我们是在举世闻名的上海国际饭店享受的噢!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国际饭店吃饭,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普通人有谁进过国际饭店吗?连想都不敢想!前面说过了,就是普通的老上海人,也只是走过路过而已,连进去瞅一瞅的想法都没有,更何况进去掏腰包吃饭呢!我们父子俩摆阔,进去了,而且享受了服务员那么热情的服务。用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小品《吉祥三保》里,孙涛的一句台词来说,我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标准好人真的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54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