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农村物流达标县(市)创建工作纪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05168 发表于 2024-6-21 08:56:4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05168
2024-6-21 08:56:49 2582 0 看楼主
3月18日

《邳州市报》刊发文章

   邳州农村物流达标县(市)

创建工作纪实

全文如下





邳州农村物流达标县(市)

创建工作纪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农村物流是现代物流体系的末端环节,是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及农村消费品流通的基础保障。推进农村物流发展,构筑农村流通体系,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钟灵毓秀,楚韵汉风!邳州,京杭大运河绕城而过,天下第一水杉路横贯南北,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枢纽城市,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十佳城市,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第36位、全国工业百强县第28位。邳州是首批省交通运输厅和省政府“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市)、省级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获评省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水平评价等级AAAAA(5A级),“银杏古道·邳州路”成功入选江苏省第二批农村公路品牌创建成果名录。近年来,邳州高度重视农村物流达标县(市)创建工作,全体交控人凝心聚力,全市物流配送网络已然形成,一条条美丽的经济配送走廊通达四方。

多方发力

夯实创建基础

达标县(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市政府专门成立农村物流达标县(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交通、交控等15个部门及镇、街负责人为主要成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出台《邳州市创建省级农村物流达标县奖补方案》,针对综合运输服务站、邮快件进村等方面实施奖补。坚持“市级中转、镇级分拨、村级配送”的原则,打造市、镇、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形成“一点多用、一网共用、深入融合”的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农村物流节点全覆盖。现已升级改造稳定运营市级农村物流中心3个、镇级农村物流服务站25个、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462个。

多面支撑

打造市级农村物流中心

依托远通国际物流产业园,加强对全市品牌快递业务整合,打造市级邮政快递共配中心,实现统一分拣、统一配送、统一运营、统一管理。实现主要品牌快递与电商企业整合入驻和“农村物流+电商”融合发展。

依托宏通客运站打造市级交邮融合共配中心,积极推进交邮融合,打造“交邮同网 共配共享”农村物流服务品牌。

依托欢乐买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市级冷链物流中心,将农产品批发、仓储、分拨、冷链运输等功能整合为一体,实现统一收发、统一配送。

多网联动

优化镇级农村物流服务站

以邳州市交控行远物流有限公司为共同配送运营主体,加快开展“统仓共配”步伐。

开发交控慧生活手机APP小程序,实现“农村物流+电商”融合发展,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

与邮政公司及多家快递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依托四户客运站、八路客运站、官湖公交首末站建设综合运输服务站3个,实现城乡客运和农村物流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镇村公交线网串联建制村的优势,开通205-1路、227-2路、308路3条交邮融合公交带货线路,激活末端配送“神经末梢”,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

多点融合

改造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

按照“资源整合、多点融合、惠民共赢”的原则,为24个涉农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配置智能快递柜,覆盖率5.19%。

以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为末端依托,通过品牌快递企业自行配送、组建第三方共配主体集中共配、开通交邮融合公交带货线路等三种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主要品牌快递建制村直投率100%。

综合利用村邮站、小超市、党群服务中心、电商服务点等村内现有公共设施,改造建设村级农村物流服务点,实现全市涉农村居100%全覆盖。

目前,邳州已成功培育出体现地方特色、网络覆盖健全、资源整合高效、产业支撑明显的农村物流服务品牌,经验做法先后被人民网、央广网、学习强国、法治日报(法治周末)等中央媒体广泛关注和宣传报道。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补齐了邳州城乡融合的短板,全市上下将务实笃行,持续完善市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更多物流和服务资源整合,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来源:邳州市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05168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58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