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铲一揉让耳聪——记宿松县专业采耳师姚祥友 | 作者 王宇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渲仞咏 发表于 2024-7-28 16:1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渲仞咏
2024-7-28 16:12:36 2330 0 看楼主


传统采耳行业,传承着悠久的技艺,承载着对耳朵细致入微的呵护与放松的艺术。这是一项服务,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人在繁忙与喧嚣之中找到一片宁静的港湾。有人这样写道:“传统采耳,匠心独运;一拂一揉,皆是岁月沉淀的温柔。”
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采耳师。他叫姚祥友,在宿松县城翼翔路开着一家“姚氏采耳”店。
现年53岁的姚祥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于宿松县长铺镇一个理发世家,爷爷解放前就走村串户给乡亲们理发,年轻时还曾去徽州谋生,开过理发培训班;其父亲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接过他爷爷的手艺,开始走村串户服务乡亲。“那个年代没有理发店,乡亲们理发全靠像父亲那样的‘剃头师傅’上门服务”,老姚说。其实他父亲不光是理发,更是继承了他爷爷的采耳手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记得,那时剃头师傅理完发都要拿出一个竹筒子,从中取出一些勺、毛刷之类的取耳工具,正儿八经为客户掏耳朵。据老一辈人说,那取耳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传统采耳不只是简单的清洁,它更是一门艺术,让每一次体验都成为难忘的记忆。……”一位文化人这样说道。
父辈的手艺让年幼的姚祥友得到了熏陶,他决心把这份技艺传承弘扬。13岁时,他就跟随父亲上门理发,对掏耳发生了更大兴趣。每当看到服务对象那种享受乃至陶醉的样子,姚祥友总感觉这是一门贴心的服务。在此后的日子里,他潜心学艺、仔细观察、小心翼翼、精益求精,很快掌握了理发、刮胡、采耳等工序。经过几十年来的观察实践,他通过采耳能将服务对象的耳鸣、中耳炎治好,对耳内异物如囊中取物,手到物除,为许多乡亲解除了后顾之忧。
前几年,本县凉亭镇一妇女患有严重中耳炎10余年,一到夏天,耳内流脓、痛苦不堪。她先后到武汉、合肥等地就医,花费1万余元,还不见好转。偶尔打听到姚祥友通过采耳能治好中耳炎,于是慕名来到县城“姚氏采耳”店……。经过姚祥友的采耳治疗,不出半个月,这名妇女的中耳炎彻底痊愈。去年农历腊月,本县一30岁左右的妇女突然找上门来,说是自己患有耳鸣,已严重影响自己的睡眠和正常生活,在外地多出求诊未果。为了让自己过上一个舒心的春节,恳求姚祥友给她设设法。凭着自己娴熟的技术,姚祥友很快替这位妇女消除疾患,让她和家人过上了一个祥和的春节。
为了进一步掌握采耳技术,用采耳消除部分顾客的各种耳疾,姚祥友还多次外出学习采耳技术,跟人家取长补短、向别人虚心求教,终于在上海得到一位名师指点,取得“真经”。2021年,韩岭村一高中生耳内突然钻进一个虫子,疼痛难忍。找到姚祥友时,孩子和家人急得直哭。姚祥友用特制镊子小心翼翼将虫很快取出。“如果不及时清除耳道虫子,很可能虫子就钻穿耳膜,造成不可设想的后果……”,事后,姚祥友这样说道。30多年来,姚祥友用采耳手艺为1万多名顾客解除了各类耳朵疾病隐患。
姚祥友还乐善好施,他为人忠厚,好事做了一大堆。他热心公益,经常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上门提供免费理发采耳服务。2020年加入宿松县美容美发行业协会后,他公益活动干得更欢。经常会同同行业爱心人士到各地养老院、残疾人家和医院开展爱心义剪活动,2020年疫情期间还多次下乡为抗疫一线人员理发,组织美发协会朋友为环卫工义剪多次………
传统采耳意义非凡,我们期待姚师傅用传统采耳这种独特的方式,编织着更多的关于舒适与放松的美好篇章。



图为姚祥友正在为民义务服务及其门店
作者王宇平,男,1965年2月生,安庆市作家协会会员,供职宿松县人武部。爱好写作,酷爱读书,喜交文学朋友;业余从事新闻、随笔、言论写作,作品散见于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杂志、《安徽日报》、《安庆日报》及省市县网站报刊,并多次获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渲仞咏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33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