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在现场之二:在菲律宾拍《中国南海》被枪口抵住脑袋 | 作者 于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海洋摄影 发表于 2024-10-23 12:16: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海洋摄影
2024-10-23 12:16:56 938 0 看楼主


南海,也叫中国南海,是中国人世世代代耕耘收获的祖宗海。最近,菲律宾又在美国支持怂恿下兴风作浪,再提所谓“南海仲裁案”,受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反对。
“南海仲裁案”是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在2013年单方面提起的,实质是一场披着法律外衣的政治闹剧。菲当局对外宣称南海主权属于他们,总统府新闻办公室还歪曲事实,拍摄了五集纪录片《自由》。为了回击菲律宾当局的虚假宣传,中方有关部门决定拍摄纪录片《中国南海》,用有力的证据说明南海自古都属于中国的历史事实,我奉调参与了该片的编导和拍摄。
2016年5月,离“南海仲裁案”所谓“裁决”还有两个月,我们再次来到菲律宾。当时菲律宾大选刚结束,阿基诺三世马上下台,新任总统杜特尔特即将上任,原本治安不好的社会环境更加严峻,中方在菲的公司和人员都加强了安保。因为是特殊拍摄任务,我们只能以游客身份进入,事事都需小心谨慎。
菲律宾是一个岛屿国家,共有大小岛屿7000多个,其中吕宋、棉兰老、萨马、巴拉望等11个岛屿占全国面积的96%。我们在首都马尼拉拍摄结束后,为了加快进度,分成了两个组,我和一位摄影飞往巴拉望,另一组去了棉兰老。跟我们组的女导游四十多岁,听说要去巴拉望很不情愿,说那里靠近东马(马来西亚)不安全,尤其喜欢绑架勒索华人,但我们有任务在身,这些都不能考虑了。我们在巴拉望甩开导游,隐蔽拍摄了非法审判中国渔民的地方巡回法院,又深入热带丛林,拍摄了关押中国渔民的陆军监狱,头脸被蚊虫叮咬肿了一圈,现在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
当我们回到马尼拉时,另一组还没从棉兰老回来。我们又听当地华人说,在吕宋中部新怡诗夏省,有一座中国援建的农业合作中心,帮助菲律宾政府推广种植杂交稻。菲律宾自然条件不错,但是农业技术落后,粮食不能自给自足,每年都需大量进口。中国帮菲律宾解决粮食问题,以德报怨,充分体现了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理念,是一个很好的采访点。
从马尼拉到新怡诗夏省近200公里,道路状况极差,天忽晴忽雨,由于没有联系方式,我们只有硬闯了过去。女导游跟了我们多日,已感到我们不是普通游客,一路都在盘问我们此行的目的,到这时我们只有承认是记者,在拍摄一部关于“一带一路”的纪录片。女导游将信将疑,几次故意带错路,但在我们的坚持和费用约束下,折腾了整整一天,到地方时天已经快黑了。
我们下车朝大门走,女导游和司机没跟下来。我们在大路上就听到有人喊话,因为不懂当地语言,就没有停下脚步,朦胧中,一名全副武装的保安迎了上来。菲律宾当地保安都是真枪实弹,见我们不听招呼,猛地拉开了枪栓,此时我走在前面,摄像跟在身后,上膛的枪口就抵住了我的脑袋。我当时头脑还算冷静,赶紧举起双手,用仅会的一句英语大喊:I'm Chinese!门里有人听见了我的喊声,一个小伙子走出来,我赶紧又用中文高喊:中国人!
保安明白过来放下了枪,小伙子见到同胞很热情,知道我来自南京,说自己前年才从河海大学毕业。以后的采访很顺利,中国政府投资的中菲农业合作中心,前期资金主要来自江苏,后期交给了湖南隆平高科集团经营。袁隆平院士作为联合国粮农大使,30多次来到这里,指导当地农民种植杂交水稻。经过中国专家多年不懈努力,菲律宾每公顷杂交水稻产量超过了传统水稻的3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我在采访中遇到过许多危险,但是这次经历有些特殊,成了职业生涯有趣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海洋摄影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93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