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欺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卡哇伊那 发表于 2025-7-15 07:2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卡哇伊那
2025-7-15 07:25:49 1624 0 看楼主
欺凌
       为了摆脱大姓的欺凌,我家的地从二队调到了四队。四队有几个小孩对我不错,但马四除外。
       初次遇见马四是在我家的菜园里。下午四点多,我正在我家辣椒沟里耪喂羊的抓秧子草。一个比我高半头的男孩从大沟里趟着水走了上来。他两只三角眼一边坏笑着一边叫道:“干熊的?”我没理他。他摘掉一个红辣椒撕成两片,用较大的一半重重地擦过我的左眼。我本能地闭上左眼,可是被擦到的上眼皮立刻像开水烫过,钻心的灼痛使我的眼泪、鼻涕横流。我和他撕打起来。他家常吃肉,他又比我大一岁。我从小营养不良,又瘦又小,根本不是他的对手。每次我扑上去,都被他抓住两手,用右腿一别我脚后跟,重重地摔到地上。我带着一身土去水里洗眼,但无论怎么洗还是火辣辣地睁不开。我根本不认识他,实在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我睁着一只眼,好不容易受到了日落,而他没事似的继续戏弄我。
       我背着粪箕子回了家,不敢告诉爷娘。因为我知道,俺爷的脾气不好,一定会为我出头。可是我家祖上本来是误杀人到此避难,俺爷从二十七岁得了一场大病,从此瘦得皮包骨,失去了劳动能力。我家的成分又不好,这孤门独户的,强出头只会招来更大的羞辱甚至灾祸。我吃了点难以下咽的山芋干煎饼,就上床睡觉去了。蚊子、虱子、虼子本来是最难忍受的,但与眼疼相比,此时都变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也不知道啥时候睡着的,第二天起床后不疼了。我用方镜一照,上眼皮还有些红肿,一碰还疼。
       第二次与马四冲突是在三年级上学期。一个星期三放学,我正在写作文。——因为我得收齐并检查全班作文,所以我总是最后誊写,以吸收大家的优点,我的作文也总是最高分——马四突然在我后背重重拍了一下,然后从桌子、凳子上跳开了。我也从桌凳上跳过去追他,但追不上。等我写作业时,他再次偷袭我。第四次我不幸蹬翻了一个凳子,手臂着地,重重地卡到地上。左前臂又麻又痛、无法动弹。我呲牙咧嘴,全身冒汗。马四一面说你自己卡的,不怨我,一面扬长而去。我的左前臂从此不能负重,两个多月后才好,大约是骨裂或骨折了。
       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过年后的春季。马四和牛大成了朋友。牛大比我们俩都小,他爸是小队干部,他什么都听马四的。他俩捉到一条花斑蛇,马四从他山上的家里拿来煤油和棉片。他让牛大踩住蛇头,他用棉片蘸了洋油,把蛇从头到尾缠得严严的,用线扎紧了,点着火扔到空中,说是玩火龙。蛇落到地上,在火棉里挣扎,乱窜乱扭,不一会就被活活烧死了。他
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小刀,说要给死蛇做手术。      
       我从山上躲到山下的田埂上,他俩玩够蛇也跟了下来。我回到山上苍苍的柏林中,他俩立即跟进柏林,像影子一样寸步不离。马四叫我的名字,牛大就骂;马四骂人,牛大就叫我的名字。我警告马四:再骂我,我就告诉你家大人。马四说,我就叫了你的名,又没骂你。我又吓唬牛大:你骂我,我回家告诉你爸。牛大说,我骂人又没提你名,你怎么知道是骂你的?终于到了吃饭时间,我牵着羊快速走下山。他俩紧紧跟在后边一唱一和地骂。就要到村口了,我怕被村里人听见,捡起一块猫头大的石头说:“再敢骂,别怪我不客气。”马四用食指指着自己的前额说:“有种照老子这里楔!”
       我尽力把猫头石向他左边扔去,本意只是吓吓他,让他闭嘴。他偏偏灵巧地往左边闪跑,石头正撞在他的右腮上。他“哎呦”一声蹲在了地上。我吓得赶紧牵着羊跑回了家。
       刚就着咸菜帮子吃了半碗山芋,马四的爹娘和大哥就带着他气势汹汹地找到了我家。他娘说:“看你儿子快把小四给楔死了都!肿得不   能吃饭,不能说话,怎么办吧?”
       我急忙辩解道:“他一直骂我,我叫他别骂了,他还骂,我被骂急了才吓他的。他不躲,本来楔不到他……”爷娘又是骂我,又是给他家赔礼。他家觉得吃了亏,大闹了一通。他们走后,俺爷把我按在床上,用树条重重地抽了一顿。
       第二天上学,他们家又到校长那告了一状。可是校长是我的语文老师,我是二年级以来每次考试的第一名、班长、还拿钥匙,办公室也在我们教室里。我每天第一个到班开门,老师和同学才能进去。早读带同学们读书;下午最后一个锁门。而他成绩倒数,又调皮,老师心里都很清楚。校长批评了我,更批评了他,这件事也就过去了。
       之后,他再也没招惹过我。我长大后回家,看着满面笑容,身高只到我耳朵的他,早已没有了儿时的怨恨,他们家人跟我说话也很客气。几年后才听说他家被人欺负,搬走了。他大哥也失踪了,我难过了一阵,因为他大哥曾帮过我。
       往事告诉我:有时,千百次的央求,尚不及随手丢的石头。成年后看见大欺小、强凌弱、多虐少,总忍不住想掺合。我不明白的是,为何有人以欺凌他人为乐?就我所认识的人而言,这并不能带给他们多少好处。恰恰相反,不少做坏事的人结局并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卡哇伊那 当前离线
新手上路

查看:162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