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寒·心灵有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明智杰 发表于 2019-1-21 10:24: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明智杰
2019-1-21 10:24:54 2794 0 看楼主
大寒,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公历1月20至21日入节,时太阳到达黄经300°。《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称:“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时节,阴寒密布,北风凛冽,寒气砭骨。然此时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小寒那样冰凉。大寒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冬至一阳生”后,阳气逐渐强大,由下而上,经小寒至大寒,才彻底将寒气逐出地面,大寒后15日,便是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一年时尽大寒来,鸡始乳兮如乳孩;征鸟当权飞厉疾,泽腹弥坚冻不开。”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是说大寒节气鸡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阳气,开始孵小鸡;鹰隼之类的征鸟,正盘旋于空中迅猛捕食,以补充能量抵御严寒;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厚而实。然物极必反,冻到极点,冰雪就要开始走向消融了,正所谓坚冰深处春水生。

冬去春来,草木枯荣,花谢花开。从小寒到谷雨这8个节气里共有24候,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风”之说。第一番“花信”从最冷的小寒开始,“天地虽然萧瑟,春风快要吹来。看着雪花静落,等着梅花绽开”,一年花信风梅花最先,楝花最后。经过24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大寒节气的花信风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24节气,在四季轮回流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适逢年终岁末,尽管此时节天气寒冷,却抵挡不住人们“迎年”和“忙年”的热情,人们开始忙着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杀年猪、灌香肠、腌腊肉……,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不为山川多感慨,岁穷游子自消魂。”大寒,作为24节气最后压轴的节气,也最是想家的节气。大寒时节,年味已浓,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想家的生物钟开始摇摆,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就要发生了,它和表情好坏无关,和富贵贫穷无关,和头等舱还是末等座无关,和离家的远近无关,只是时光的脚步行走至此,鱼儿念着洄游,大雁一心北飞,游子愈加思归。

身处异地,无人不思乡;人在他乡,无人不想家。春天的花是冬天的梦,家是严冬最温暖的港湾。而家的温暖来自家庭中的成员,如果没有了家庭中的成员,家也只是一间冰凉的房子罢了。所以,思乡是因想家,想家是因思人。亲情在,家就在。家的温暖源于情亲!最可怕的寒冷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心冷心寒。故只要亲情永驻心间,心灵有家,纵然身处异地他乡,人不再孤寂;哪怕是数九寒冬,天寒人不寒,身冷心也暖。

想家的滋味是乡愁。而乡愁不只是哀怨和惆怅,它孕育着向善向上的力量,更是我们的道德泉源和价值皈依。《易经》里说:“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即一个正直、端正且大气的人,即使前往本身不熟悉的异地他乡,也不会有什么不利的。是啊!面对茫茫未知的人生旅程,那支撑我们出彩而非出丑的,不就是人过留名的上进心和“无颜见江东父老”的羞耻心吗?这就是乡愁的力量。而这一切都源于心中有爱,心灵有家。

在崂山北九水的山涧里,有一块大石,上面镌刻着两个字:“抱一”。“抱一”即“载营魄抱一”,出自《道德经》,指身体和灵魂结为一体。道家反对魂不守舍的行为。老子认为,人类之所以会痛苦,是因为人类的灵魂和躯体经常处于分离状态。尤其在当下,人们因走得太急、太快,往往把灵魂远远落到了躯体的后面。有人“心有余力不足”仍不惜超“负荷”,甚至敢于“蛇吞象”;有人“力有余心不足”而胆大妄为,甚至不惜逼上梁山。人格的分离、“两面人”由此出现,悲剧、痛苦由此产生。

而“抱一”者,不急不躁,悠闲超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好无以致远”;不忘初心,胸怀苍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王昌龄的“抱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这是岳飞的“抱一”;“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是保尔·柯察金的“抱一”;“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这是杨善洲的“抱一”……

“抱一”者,心灵有家也!此心安处是故乡,无论何时何地,若得“抱一”,故乡将不再遥远。

心灵有家,生命才有皈依。别林斯基说:“谁不属于他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爱国是做人的前提,爱国无需理由。而爱国的前提是爱家乡,爱家乡的前提是爱家、爱亲人。一个六亲不认,不重情亲的人,怎么可能爱国爱家乡?一个父母都不孝的人,怎么可能忠于祖国和人民?心灵有家者,心中时刻装着、爱着故乡、亲人和祖国。心灵有家,即躯体与灵魂的不成分离,犹如骨肉亲情的不成分开,更犹如“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爱人者,人恒爱之。”一个心中有爱且被爱包抄着的人,是不会孤寂,不惧严寒的。

大寒,岁末,宜远归。收拾行装,归故乡。

心灵有家,他乡亦故乡。

父母在哪里,家就在哪里。(驻贵州省环保厅纪检监察组 牛贵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明智杰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79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