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家10口7人确诊肠癌!其实早筛查可预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福如东海 发表于 2022-6-26 17:0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福如东海
2022-6-26 17:02:07 3716 0 看楼主
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

结直肠癌已经超过胃癌

成为中国第二大高发癌症








这种癌症,跟我们平时知道的可不太一样,这是一种“有办法”的癌症。


这个癌症就是结直肠癌。中国人以前多发直肠癌,而且是低位直肠,离肛门7厘米的左右地方,这种位置发生癌症,症状比较明显,肛门指检很容易发现。





而结肠癌的位置比较高,症状不明显,不容易早发现,很多患者发现时就已经不是早期了。


虽然,肠癌发病隐匿,但也“有迹可循”,一定要细心观察,不可忽视。


便便异常可能是肠癌



肠癌来临时,上厕所会出现4个异常,哪怕出现一个,也要及时检查。


异常一:便便形状改变

排便后,最好多看一眼,正常的大便,呈现出圆柱形条状。一旦大便条变细、或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等,需警惕肠道癌变。多是肠道内有肿瘤物质,压迫粪便所致。





异常二:排便规律改变

排便的次数,由原来每天一次变为两三次,每次大便结束后,会有大便不尽的感觉,甚至便秘后出现腹泻,或仅为大便开始时干燥、末端变稀,或反复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都要警惕是肠道病变了,莫忽视。
异常三:便中带血

血便,也是辨别肠癌的最重要的信号之一,但要学会和痔疮区分。


肠癌会导致自身的便便出现脓血便,甚至是黑便,就是便便上带血,血呈粘液型或者发暗发红。而痔疮引起的便血则是鲜红色,呈滴状的感觉。
异常二:出现里急后重

如果,排便总是伴有一次不能完全排尽,总是有一种想排又排不净的感觉,也就是出现“里急后重”,此时,最好去查查肠道健康,切莫不在意。


结直肠癌爱找6类人





结直肠癌的危险人群主要以年龄区分,尤其是符合下列6种情况的,都是重点筛查人群:


1.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

2.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3.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4.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5.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6.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原因一:吃太好




当前人们的食谱中普遍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即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和低纤维素。


饮食中的纤维素少了,肠道蠕动就会随之减慢,代谢毒素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越来越长,加重了肠道的负担,也增加了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增加患癌风险。









原因二:抽烟喝酒




统计学研究发现,吸烟的人比不吸烟的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要高1.27倍;而酒精摄入量大于45克/天的人,大肠癌的患病风险增加1.5倍。




原因三:久坐不动




久坐使得肠道、胃部蠕动减弱减慢,代谢废物、有害成分等易在结肠内滞留,刺激肠黏膜。







而且久坐还会使得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肠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结肠癌风险更高。




原因四:压力大




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也会增加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原因五:拖延




一般来说,肠癌的发生需要10~15年的时间。


其中,早期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转移性结直肠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14%!


但可惜的是,在我国,由于缺乏筛查意识,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


结直肠癌其实是一种可预防的癌症。


相比肺癌和肝癌,肠癌的发展相对缓慢,在发病早期,可能会有便血、腹泻等不典型症状,很容易与其他非肿瘤性疾病混淆,通常是三四年后,才有典型症状。


但如果提早进行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话,就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


由于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自40岁开始上升,并在50岁起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建议大家在40岁起就应该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大家可根据自己的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福如东海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71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