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话说“腊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鼬您遨 发表于 2022-2-25 15:3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鼬您遨
2022-2-25 15:39:40 9180 0 看楼主
◎杨金坤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这是农历腊月的一个重要节日,标志着春节离我们一天天临近。
“十二月”与“腊月”,两个词意同而字面上却不相干。远古时期,年岁之终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这种祭祀活动,古称“腊”或“蜡”。周朝时,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神灵称为“蜡”,秦汉时统称为“腊”。“腊”多举行于农历十二月,人们便将十二月称为“腊月”。此外,还有如岁尾、腊冬、残冬、穷冬、冰月、余月、极月、清祀、冬素、大吕等称呼各有来由,最通俗的、人们也最熟知的当属“腊月”。古代腊祭这一天称为“腊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称“清祀”,周代称为“大蜡”。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才开始固定在腊月初八。
最早的文字记载出自宋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明代陈耀文《天中记》曰:“宋时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寺都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宋朝不分皇宫贵族与黎民百姓,家家户户煮粥吃。明代,腊八粥成为皇帝赏赐朝臣的佳品,特别是清代,喝腊八粥之风更为盛行。腊八粥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庆贺丰收的习俗,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全国各地流行起来。
有关腊八节的传说也不少,犹记得儿时每到腊八节,一家人围坐在火炉边一边吃着香甜软糯的腊八粥,一边听老人们讲述腊八节的传说。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人们纪念岳飞的故事。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好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虽只是一个传说,却表达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和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腊八节带着乡土的气息从历史深处走来,历经岁月风雨的洗涤,其精髓已深深浸润在乡间百姓的血液之中。腊八喝粥,也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腊八节也代表着辞旧迎新,它拉开了春节的序幕。腊八节一过,许多人家就开始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腌制鱼干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鼬您遨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918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