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大集体时代劳动回忆之一:拾粪 偷粪 人造粪 | 作者 言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罗天光 发表于 2022-2-27 17:5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罗天光
2022-2-27 17:50:44 14100 11 看楼主




提起粪,有人会本能地产生不雅的联想。但是庄稼人却把它和粮食丰产联系在一起。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在缺少化肥的年代,粪肥尤显珍贵。到了冬天,勤劳的庄稼人会背起粪箕夹起粪钯、早早地走出家门,冒寒风踏冰霜、到处转悠拾粪忙。拾粪的技能是那个年代庄稼人是否能干的标志之一。有的媒人在给青年人介绍对象时,还忘不了向女方夸耀,“这个小伙子勤劳能干,太阳刚出来时就拾一粪箕粪回来了。”
五十多年前的大集体时代,我曾加入了生产队里拾粪的人群。那些拾粪、偷粪、人造粪的往事,至今难忘。
农历己酉年仲冬,生产队里身强力壮的劳动力被抽去嶂山扒大河去了,留在村里的半劳力、老人被生产队分派去拾粪。每人每天定额任务五十六市斤,记工八分,完不成任务则要罚工分。
为了完成定额任务,我和生产队里六十多人从村里向村外迅速扩散开去,脚步不停地到处寻找粪源。
最初几天,我根据老年人的指点,到村头堰边比较僻静的圪落处转悠。如果早早起身、腿脚勤快,尚可完成任务。但是粪源毕竟有限,拾粪的人们又陆续将范围扩展到新邳两县交界的剑秋河、六宝河、一支渠的大堰周边。后来,人们又陆续越过县界,进入邻县的二郎庙、徐塘、张楼、陈楼甚至官湖境内。只要能够拾到粪,没有人在乎多走几十里路。
我背着粪箕,寒风伴随着紧张的脚步,额头上的汗珠一直未停,汗水浸透的贴身衣服一直保持潮湿状态。偶尔停下休息一会,脊背便很快冰冷下来。由于缺少天天换洗的内衣,每晚归家后,都要用柴火将湿衣烤干。
十多天后,多数人无法完成定额任务了。我的视力不佳,透过厚厚的近视镜片,常常毫无收获地走了很多弯路。有时镜片雾气蒙蒙,视觉愈加模糊,竟将上了一层白霜的小土疙瘩误认为驴屎球勾入粪箕;有时将未结冰的粪铲起放在粪箕里恶臭随身,直想呕吐,过了一段时间,才强迫自己适应下来。同所有拾粪的社员一样,除了拾粪和完不成任务的被罚,我已别无选择。
我曾学习过其他人拾粪的办法,如间断地追赶散放的猪、驱赶散放的毛驴,却收效甚微。从天蒙蒙亮到天黑,转了几十里路,拣之寥寥,只有将家里积攒的粪肥交上去。此时,我竟然羡慕扒河的苦和累了,毕竟劳累一天,可以挣到工分,不用担心被罚。一天几十里走下来,腰酸腿痛却只能挣几分工,我更羡慕那些四体不勤却能拿“大十胡”的生产队干部。
半个多月后,生产队里突然出现了奇怪的现象,多数人居然都能早早完成拾粪任务;还有人超额完成任务,得到奖励工分。天亮不久,即陆续有人背着满满一粪箕的猪粪、牛粪、掺上草木灰的大粪满载而归。我询问他们在哪里拾的,均笑而不语。一个要好的伙伴环顾四周后,才悄悄地告诉我这个秘密。原来下半夜时,有人已早早起身,趁着夜幕,去北边左庄、省城等附近村庄里的厕所、猪圈、牛棚、粪堆上偷来的。完不成定额罚工分的措施,逼得有些看似老实厚道的人也敢去铤而走险了。
事情很快被邻县的社员发现,他们为了保护粪肥,自发地组织了夜间巡逻。有一位曾经被偷的村民,在厕所土墙入口处外,挖了一个深坑,坑底插上尖头向上的竹签,坑口盖上了薄薄的稻草。一位夜里偷粪的老年社员一条腿陷了进去,竹签从裤管里穿进腿肚,鲜血染红了鞋子,腿也骨折了,大黑狗也扑了上去,差点出了大事。这位社员被逮到后,失主发现竟然是他家的亲戚,双方十分尴尬。
是年腊月十六早晨,两个拾粪的小青年从北面村里背着大粪满载而归。快到两县交界河时,被村里的一伙人从北面远处追赶上来。两人发现后,迅速将粪箕里大粪倒掉一半,向界河南面老家轻装快跑。当时大河水面已经结冰,跑到河中部时,冰面咔嚓嚓塌了下去,两人连带粪箕陷入冰窟,冰冷的水迅速湿透衣服危及胸下,两人越扒冰面,冰面塌得越快,大粪混在冰水中糊满衣服。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粪箕和粪钯,在冰水中扑腾着挣扎着,差一点被淹死,幸亏被路过的同村村民救了上来。在跑回家的路上,寒风刺骨,衣服外迅速结冰,像披了一层银亮的盔甲,跑动中唰唰作响。两人回家后不久高烧不止,大病一场。
偷粪毕竟是不光彩的事,加之邻村社员严加看守,偷粪的现象很快地消失了。
虽然粪源越来越少,但是生产队下达的定额没有减少,完成不了任务仍要罚工分。负责收粪的副队长说,不管你是花猫狸猫,不管你用好法孬法,只要你完成定额就行。于是有人又动起了歪脑筋。
生产队里有一位足智多谋的“小诸葛”,每天足不出户,从未受过饥寒颠簸之苦,却能天天超额完成任务,众人纳闷不得其解。后来,他向其堂兄传授经验后,“秘方”曝光。原来,他晚上用铣从汪塘里冰下取出几盆黑乎乎的淤泥,运回家后,掺上一些细碎的山芋叶和少量的猪粪,拌和后当作原料,用自制的漏斗装入一节细竹筒中,又用直径较小的木棍前头缠捆上破布当做活塞,从竹筒中向外慢慢地推出一节一节的混合物,放到院子里结冰硬化。第二天早晨撒上少许草木灰,便交到生产队里。这种“人造粪”的外形、颜色、气味上与猪粪、狗粪相差无几,足可以假乱真。如果后来拾粪的社员不转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劳动,说不定还能想出什么千奇百怪的办法,真是“高手在民间”!
其实,同任何工作一样,拾粪也是一门学问。生产队里一位略通文墨又会拾粪的长者,当年就总结出一套拾粪经验的顺口溜:“拾大粪窍门多,趁冻早起要勤脚。牛驴拉在棚附近,要拾狗屎找草窝。散猪多拉乱拱地,骡马要屙上大坡。热天拾粪苍蝇引,大粪常在圪落角......”。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噫,逝者如斯夫!难忘那凛冽寒风中奔波拾粪的青春岁月,难忘那群勤劳、智慧的乡亲!


作者简介:1966年高中毕业,1978年考入高师。全国优秀教师。已退休,爱好文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半夏妖冶 发表于 2022-2-27 17:51:5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半夏妖冶
2022-2-27 17:51:54 看楼主
小时候老人看到一坨粪就划个圈,表示有人拾了,其他拾粪的就不会再拾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hitch0211 发表于 2022-2-27 17:52:29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hitch0211
2022-2-27 17:52:29 看楼主
这应该是七十年代都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Doris__5 发表于 2022-2-27 17:53:51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Doris__5
2022-2-27 17:53:51 看楼主
读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老衲要进来了 发表于 2022-2-27 17:54:24 | 只看该作者
5#
老衲要进来了
2022-2-27 17:54:24 看楼主
怀旧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6楼速度来吃翔 发表于 2022-2-27 17:54:45 | 只看该作者
6#
6楼速度来吃翔
2022-2-27 17:54:45 看楼主
多多年前的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Shift_Ctrl_Dele 发表于 2022-2-27 17:55:19 | 只看该作者
7#
Shift_Ctrl_Dele
2022-2-27 17:55:19 看楼主
七十年代初期曾经也拾过粪。[呲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芦花 发表于 2022-2-27 17:56:14 | 只看该作者
8#
芦花
2022-2-27 17:56:14 看楼主
八零年以前出生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或参予过拾粪,难忘的回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bibbb 发表于 2022-2-27 17:57:07 | 只看该作者
9#
bibbb
2022-2-27 17:57:07 看楼主
也是模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491276464 发表于 2022-2-27 17:58:43 | 只看该作者
10#
491276464
2022-2-27 17:58:43 看楼主
还记得小时候如果在外面上厕所,家里会骂的,不给自家积肥[呲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罗天光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14100 | 回复:1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